柳州市二職校攜手五菱社區開展文化培訓傳承古韻匠心

近日,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柳州市二職校”)與柳南區河西街道五菱社區共建的社區學習中心,成功舉辦“指尖匠心,傳承古韻”泥玩與螺鈿發簪培訓活動。這是雙方依托職業教育辦學優勢,整合優質資源打造文化傳承平台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菜單式”社區課程庫,讓傳統文化在社區落地生根。
在泥玩培訓活動現場,柳州市二職校教師藍鵬為20組親子家庭詳細講解了泥玩的歷史淵源,從古代泥玩起源到鳳翔泥塑、惠山泥人等地域特色,深入剖析泥玩在節慶、祭祀中的文化內涵,以及其中蘊含的民俗文化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實踐環節,藍鵬細致演示了取泥、揉泥、塑形等制作流程,指導家長與孩子合作完成屬於自己的泥玩作品。孩子們發揮想象,捏出形態各異的小動物、小擺件,家長們則在一旁協助打磨、上色,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在螺鈿發簪培訓活動現場,柳州市二職校教師徐娟圍繞螺鈿工藝的歷史發展與文化寓意展開講解,從螺鈿工藝體現的古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到發簪在古代禮儀中的意義,讓參與者們深刻感受到傳統工藝的魅力。實踐中,親子家庭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打磨發簪主體、裁剪螺鈿片、精心粘貼,當一件件閃耀著七彩光澤的螺鈿發簪完成時,大家臉上都洋溢著成就感。
兩次培訓活動均遵循“理論講解—示范演示—實踐操作—成果展示”的流程,不僅讓社區居民掌握了傳統工藝的制作技能,更在互動合作中增進了親子感情,營造了和諧的社區氛圍。參與者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讓孩子們在玩樂中了解傳統文化,深受熏陶。
柳州市二職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該校與社區協同發展的生動縮影,更是該校延伸職業教育服務觸角、深耕社會服務領域的具體實踐。通過將傳統工藝培訓引入社區,該校不僅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下沉,更以文化為紐帶,精准對接社區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傳承古韻的同時,彰顯了職業院校服務社會、賦能社區的責任擔當。
接下來,該校將繼續深化校社合作,在拓展社會服務廣度與深度上持續發力,推出更多涵蓋傳統技藝、生活技能、科普教育等領域的文化活動,讓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在服務社會發展、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進程中貢獻更多職教力量。(蔣晨曦、朱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