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青春扎根八桂大地 實踐書寫責任擔當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25暑期“三下鄉”活動回眸

2025年08月18日16:1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當盛夏的陽光洒滿壯鄉大地,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青年學子們帶著熱忱與理想,踏上了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征程。學校緊跟團中央和團區委的決策部署,共組建21支“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隊伍,256名師生踴躍參與,分別奔赴玉林、河池、貴港、賀州、南寧、欽州、防城港、柳州、崇左等市縣,圍繞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促進鄉村振興、社會服務踐行等五大主題開展實踐活動。

“‘禾’你有約,‘糧’心守護”服務團成員幫村民摘玉米。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禾’你有約,‘糧’心守護”服務團成員幫村民摘玉米。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糧安宣講進萬家,戍邊精神燃青春

實踐團隊分別深入鄉村宣講知識、聆聽老兵故事,以行動傳遞責任與擔當。7月10日至16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禾’你有約,‘糧’心守護”糧食安全科普與助農宣講服務團團隊成員們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政策、科學儲糧方法、節約糧食意義及農業生產技術等內容,通過發放節糧宣傳手冊、現場答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新縣福隆鄉平良村、營旺村村民講解這些知識,引導大家樹立“愛糧、惜糧、護糧”的意識。此次宣講有效提升了村民對糧食安全的認知度。

會計學院“‘愛店’同筑夢,‘桂青’有興承”實踐團走進崇左愛店鎮那逢屯,聆聽邊防老兵講述著他們守護家園的英勇事跡。那一段段烽火歲月,如同一把把重錘,重重地敲擊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上。大家眼眶濕潤,心潮似浪濤般洶涌澎湃。一位成員感慨道:“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這四個字背后的責任與擔當。”大家立下誓言,要以所學反哺鄉村,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瑤鄉非遺燃薪火,邕州技藝潤民心

從瑤鄉非遺傳承到社區文化浸潤,學校團隊成員以敬畏之心探尋文脈。經貿與康旅學院“巴馬逐光青春筑夢實踐隊”深入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走進祝著節文化館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蒙靈老先生促膝長談。老先生生動再現了節日裡歡歌盛舞的熱鬧盛況,用悠揚的瑤語吟唱傳遞“感恩”“敬長”的文化密碼。隊員們在古老歌聲中觸摸到瑤族文化千年未熄的溫度,更讀懂了傳承人堅守的熱忱,這份觸動化為保護非遺、傳承文脈的堅定決心。

校團委“尋‘邕’記中華文化傳承實踐服務團”活躍於南寧市新竹社區、安吉路社區及和平解放社區,開展了三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投壺、拋繡球等傳統游戲煥發新生,吸引各年齡段居民參與﹔民族服飾體驗區讓參與者感受多民族文化魅力﹔漆扇繪制和扎染工作坊則激發了青年人的創新熱情。此次活動共服務人數高達2000人次,整理口述史資料3萬余字,拍攝宣傳視頻5條,成功架起了傳承中華文脈的文化橋梁。

“壯蜜繪新 非遺生香”藝述繪青年志願服務隊隊員們在完成牆繪制作。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壯蜜繪新 非遺生香”藝述繪青年志願服務隊隊員們在完成牆繪制作。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專業賦能促實踐,鄉村振興見實效

發揮專業所長,多支團隊以藝術、科技、多學科協同之力,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一‘糯’千金團隊”、“青禾‘繪’彩,糧安童知”社會服務踐行隊、“壯蜜繪新·非遺生香”藝述繪青年志願服務隊三支團隊深入村落,以藝術為媒,創作了一系列反映鄉村特色的牆繪,三支團隊活動共累計幫扶村民400余人,完成牆繪項目9處,開展非遺體驗活動4場,參與村民廣泛,社會反響良好,更潛移默化地凝聚起村民的精神力量,讓鄉村在文化浸潤中煥發勃勃生機。

財金學院“數智賦能‘香’韻橘紅”實踐團則扎根玉林市水亭村,以科技為筆書寫鄉村產業振興答卷。他們圍繞農村產業發展深耕調研,憑借專業的數據分析能力為當地產業發展精准“把脈”、建言獻策。團隊足跡遍布廣西頂峰香料、韋丹迪玉香辛料等多家代表性企業,更與水亭村黨群服務中心達成結對共建,累計對接農戶100戶,幫扶村民100余人次,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青春動能。

人工智能學院“鄉”約盛夏實踐隊赴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那床村,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隊員組成“數字賦能專項小組”,扎根村委會開展精准化技術服務,用專業能力幫助基層破解辦公難題。針對村委會長期面臨的電腦卡頓頑疾,隊員們逐台排查6台辦公電腦的硬件配置與軟件環境,通過系統深度清理、啟動項優化等全流程維護操作,成功解決設備運行卡頓問題,讓老舊電腦重新恢復流暢性能。同時,結合村委14名工作人員的日常辦公場景,專項小組量身定制常用軟件操作課程,進行“手把手”教學指導,幫助村干部快速掌握實用技能。​此次技術服務不僅徹底解決了困擾村級組織的設備故障,更切實提升了那床村村委會的辦公效率與數字化治理水平,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筑牢技術根基。​

“數智賦能‘香’韻橘紅,助力水亭鄉村振興”實踐團參觀橘紅種植基地。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數智賦能‘香’韻橘紅,助力水亭鄉村振興”實踐團參觀橘紅種植基地。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守護童心傳溫情,青春力量向未來

聚焦鄉村兒童成長,實踐團以陪伴、輔導與關愛,為孩子們撐起溫暖天空,播撒成長力量。糧油與管理學院“荷星糧安”“青心之約”團隊則將溫暖洒向鄉村的未來——他們走進小學,以“專業賦能+溫情陪伴”為核心,通過學業輔導、心理教育、團體輔導和科技啟蒙等形式,為留守兒童提供多元化服務。此外,團隊還開展了急救培訓、反詐宣傳、政策科普、電商助農等活動,增強兒童和村民的安全意識。

學生工作處心理中心“守護童心 青春‘童’行”青芽志願服務隊,奔赴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篁竹村小學,依托學校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教育協作基礎,制定了《加深認識、建立小組》《促進交流、學會合作》和《感受信任、深化友誼》三個系統化的體驗式素質拓展活動項目,共十二個活動內容的方案,小朋友們現學現用,通過真誠的自我介紹互相認識等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人際交往興趣。

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青年學子們實地觸摸到鄉村振興的鮮活脈動,更讓他們深切感悟到新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之重與擔當之要。未來,他們將繼續深耕八桂大地,把青春理想熔鑄於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能量。(韋李順)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