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激活文化動能
藤縣濛江鎮義良村八年孝善實踐鋪就鄉村善治路

在藤縣濛江鎮義良村,一場持續八年的孝善實踐正深刻改變著村庄的面貌。該村黨總支部以弘揚孝善文化為抓手,深耕敬老助困事業,不僅破解了多年的治理難題,更探索出一條“黨建強基、文化聚力、治理有效、民生改善”的鄉村善治之路。
時間回溯至2017年,彼時的義良村正為規劃多年的綜合性文化中心用地發愁——涉及數十戶零散土地征用的協調難題,讓項目長期擱置。關鍵時刻,村黨總支部挺身而出,號召青年黨員、退伍軍人組建志願服務隊,以首屆敬老活動為起點,開啟了以文化力破解治理困局的探索。
志願服務隊深知,孝親敬老是凝聚民心的根基。他們一邊營造敬老氛圍,一邊向涉及土地征用的村民細致闡釋方案:依法給予合理補償,或自願將補償款轉為公益捐贈並銘刻於功德碑。在黨員示范和孝善文化浸潤下,多數村民選擇支持公益,剩余難點則由老黨員、鄉賢組成的調解力量化解,用地難題迎刃而解。“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這是我們的秘訣。”義良村黨總支部書記梁明說。
敬老活動如星火燎原,點燃了村民參與公益的熱情。在服務隊倡議下,村民為文化中心及籃球場籌集資金20余萬元,新鄉賢、黨員主動墊資保障建設進度。如今,這裡已成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力中心,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
八年間,八屆敬老活動累計惠及村民超2000人次,年均發放慰問物資150份。更值得關注的是,村黨總支部將敬老傳統延伸至民生保障領域,創新建立“孝善幫扶聯動機制”。該機制精准對接重大疾病救助需求,八年來為10位罹患白血病、肝癌等重病的村民籌集善款約30萬元,在黨總支部和“兩委”全程監督下,善款精准高效使用,筑牢了村民健康保障底線。“是鄉親們的救助幫我渡過了難關。”一位腦出血患者的感激道出了機制的溫度。
鄉賢周容見証了村庄的蛻變:“孝善實踐涵育了孝道美德,升華了村民的村庄認同,村風民風愈發淳朴。”如今,敬老活動已成為義良村的文化品牌,“孝老愛親、鄰裡互助”的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從化解土地糾紛到建成文化陣地,從敬老慰問到重病救助,義良村黨總支部以八年堅守,將孝道文化融入基層治理,既破解了治理難題,又兜牢了民生底線。這份“義良經驗”,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生動借鑒。(黃群禮、羅志遠)
來源:藤縣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