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萬名代表“沉”下去 玉商玉工回家來

2025年07月31日17:1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生產車間裡,與企業家共謀發展﹔項目工地上,現場協調打通建設堵點﹔玉工宿舍中,圍坐傾聽“急難愁盼”……2025年初春以來,一場聲勢浩大又細致入微的“萬名人大代表訪玉商玉工 助力玉林高質量發展”活動在玉林大地火熱鋪開。10015名五級人大代表化身服務發展的“貼心人”和“實干家”,腳步沾泥考察實情、扑下身子為玉商玉工解憂,不僅暢通了“民意路”,架起了“連心橋”,更掀起了“回歸潮”。

截至6月底,全市五級人大代表共走訪玉商4809家(次)、玉工12748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126條,推動解決難題1511個,有效助力全市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落地、人才聚集,為玉林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精准敲門:代表“沉”一線,服務送心坎

如何讓在外打拼的玉商玉工願意回、放心回?玉林市人大常委會給出了答案:把服務做在前頭,把工作做到心上。

今年1月,玉林市人大常委會印發《關於開展萬名人大代表訪玉商玉工 助力玉林高質量發展活動的實施方案》,推動不同層級的代表各有側重進行走訪。其中,全國、自治區人大代表直插“玉商回歸產業園”,問需於企﹔市、縣人大代表扎進工廠車間、項目現場,破解融資、用地、招工等“老大難”問題﹔鎮人大代表則走街串巷,全力了解和解決回歸人員的安居住房、子女入學等“身邊事”。通過分層施策,形成人大代表“人人走訪,人人服務玉商玉工”的濃厚氛圍,有力推動全市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圍繞“玉商玉工回歸”這個“頭號工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就像一張大網,層層有重點,處處有代表,確保服務不漏一戶、不落一人。”2月7日,玉林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與有關人大代表前往北流市走訪爐渣企業,主持召開玉商玉工座談會和爐渣綜合利用行業發展現場會,並為一家企業現場解決難題,從而點燃了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的走訪熱情。

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迅速響應,五級人大代表紛紛行動,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抓住難得的“面對面”機會,組織集中座談、登門拜訪,用鄉音鄉情叩開玉商玉工心扉。平日裡,人大代表則按“就近就便”原則,三五人結成小組,像“老熟人”一樣深入社區村組、工廠一線,在拉家常中精准捕捉企業和玉工最真實的訴求:是融資貸款卡了脖子?還是孩子上學犯了難?……一本本“民情日記”記得滿滿當當。

“人大代表既要當好民意的‘傳感器’,更要成為發展的‘助推器’。春節、元宵節、廣西三月三、五一等節假日是在外人士集中返鄉的黃金窗口期,也是我們走訪的‘關鍵期’。”北流市清水口鎮人大主席鐘生深有感觸。

今年開春之際,鐘生所在的清水口鎮人大主席團組織北流市和該鎮21名人大代表成立4個小組,深入走訪12家玉商回歸企業、7個重點建設項目,與120余名產業工人面對面交流,形成產業發展建議書8份。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下,2月24日,中桂農·粵桂兩灣(北流)現代農業博覽城等4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有力展現了新時代基層人大代表實干為要、擔當作為的履職風採。

閉環解題:難題有人管,件件有著落

走訪收集的問題千頭萬緒,如何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實”?玉林市各級人大亮出“閉環管理”這一硬招。

代表們從一線帶回的“問題清單”,第一時間匯總到市、縣、鎮人大,進行分類建賬,確保問題“不迷路”。能現場“拍板”的,比如協調一個小糾紛、解釋一個政策疑問,代表當場就辦,絕不讓問題“過夜”。需要多部門“會診”的,迅速化身“協調員”,召集相關部門現場辦公。對於大部分需要深入研究或長期推進的建議,則化身“分揀員”,按照財經、農業、城建、教育、社保等類別精細梳理,建立清晰台賬,“點對點”移交政府職能部門限期辦理,並定期“回頭看”,杜絕“一轉了之”。

對於牽涉面廣、影響深遠的“硬骨頭”,市、縣人大常委會則將其列為“重點建議”,由市、縣領導親自挂帥督辦。各縣(市、區)人大的服務妙招也是層出不窮。福綿區構建“走訪—登記—交辦—督辦—反饋”閉環工作機制,及時推動解決企業用工難、園區配套設施不完善、子女入學難等問題58個﹔博白縣人大代表對簽約項目進行全程“保姆式”跟蹤,141個問題迎刃而解﹔容縣充分發揮玉商玉工服務中心的作用,推行“容缺受理”“跨省通辦”等便捷措施,為企業和玉工提供了高效的服務,讓玉商玉工直呼“回家辦事真省心”……

清晰的路徑、有力的辦理,讓企業和玉工吃下了“定心丸”。“人大代表是真的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走過場。”提起人大代表,容縣祝氏農牧有限公司鳳美基地相關負責人祝春三滿口稱贊,“我們基地反映了進入養殖車間道路狹窄的問題,建議加寬道路。沒想到鎮人大及時反饋到鎮政府,鎮政府分管領導隨后到現場實地察看,目前該建議已列入建設項目,有望在9月底建成。”

枝葉關情:拓展“回歸路”,同心筑未來

玉商玉工回歸,不僅要引得來,更要留得住、發展好。玉林市各級人大代表聚焦“幸福感”做文章,讓回歸的游子安心、樂業。

代表們深知,產業興,則回歸穩。玉林市人大常委會將玉商的“心願清單”精准轉化為“服務清單”,與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上下聯動、協同發力,通過精准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資源對接等方式,切實推動產業發展,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陸川縣人大搭建“銀企鵲橋”,一場對接會就幫兩家企業“貸”來500萬元“及時雨”﹔福綿區人大針對玉工技能短板,聯合職校開起“技能小灶”,服裝設計、機械維修等實用培訓辦了10多期,助力500多名玉工學成手藝,薪資“水漲船高”……

群眾的“急難愁盼”裡,藏著最大的民生。代表們緊盯玉工關切的“關鍵小事”,助力解決“心頭患”,讓玉工安居更暖心。

興業縣多個玉工社區設施老舊,健身器材鏽跡斑斑。興業縣人大常委會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實地勘查與規劃,並進行多方籌資,對老舊健身器材進行了更換,還新建了休閑廣場和文化長廊,讓玉工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玉州區人大代表在走訪中捕捉到部分玉工家庭“入學難”的焦慮,積極推動教育部門挖潛擴容、優化招生政策等,讓100多個玉工子女得以順利背上書包走進課堂。

玉商玉工遍布四海。全市各級人大代表還依托廣西(上海)產業合作中心、廣西(深圳)產業合作中心、玉林—深圳科技創新合作中心以及各地商會、協會等平台,化身家鄉“代言人”,向在外游子熱情介紹玉林的新變化、好政策、大機遇,深情呼喚“常回家看看”。如今,各級人大代表助力企業解難題促發展的各類暖心故事,成為玉林“以商引商”的金字招牌。

“看到家鄉領導這麼拼,服務這麼實,我們更有信心把朋友、把項目帶回來!”在粵玉商、廣東省廣西玉林商會會長朱傳宏一句話道出了廣大玉商的心聲。

據了解,2023年8月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引進玉商回歸項目669個,總投資1273.25億元,帶動玉工回歸突破8萬人,已開工項目524個,竣工項目304個。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既是全市各級各部門勠力同心、擔當實干的結果,也凝聚了各級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汗水。(陳立萍、 黃冠華、盧丹妮)

(責編:伍遷、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