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大新縣下雷鎮:“人才活水”澆灌鄉村善治之花

2025年07月25日15:31 |
小字號

夜幕下的廣西大新縣下雷鎮三湖村,文體活動中心燈火通明。籃球場上,“村BA”激戰正酣,吶喊聲此起彼伏﹔文化舞台上,村民自編自演的“村晚”節目引得陣陣喝彩。這個曾經寂靜的村落,正以“文體共建”為支點,憑“人才活水”為滋養,綻放出鄉村善治的絢麗之花。

人才“歸巢”:撬動治理變革的“關鍵支點”

“142萬元,建起的不只是一座場館,更是打開鄉村善治的新大門。”站在嶄新的綜合性文體活動中心前,三湖村村民趙定璋的話道出了大伙的心聲。這座集籃球館、文化舞台於一體的場館,是本土人才黃堂彥2025年初捐建的,卻意外成為撬動基層治理的“關鍵基石”。

場館啟用后,“村晚”“村BA”等活動接連上演,村民從台下觀眾變成了台上主角。更巧妙的是,文化活動中培育的協作精神正悄然轉化為治理效能:籌備“村晚”時練出的分工協作能力,成了推進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的“加速器”﹔“村BA”賽場上的團隊意識,化作應急演練中有序配合的行動力。日常議事時,曾一起排過節目、打過比賽的村民們更懂配合﹔糾紛調解中,文化活動營造的團結氛圍成了天然“潤滑劑”。

“以前辦活動靠村委‘單打獨斗’,現在人才帶著資源、理念回來,治理真正有了‘造血’功能。”三湖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吳新英感慨道,治理模式已從“單向管理”變為“雙向共建”,村民的參與感、責任感看得見地增強。

眾籌賦能:激活內生動力的“治理密碼”

2025年春節,三湖村一場籃球賽火“出圈”——13萬元活動資金全由村民、企業家自發捐助,賽事策劃、裁判組織全由村民自主完成,吸引周邊10個村參賽,觀賽群眾超5000人次。

這場眾籌籃球賽的意義遠不止於文體活動:在外務工青年主動承擔轉播,讓游子通過直播間感受家鄉脈動﹔退休干部組成志願服務隊維護秩序﹔返鄉大學生用短視頻記錄賽事,全網播放量破10萬。“13萬元眾籌的不僅是經費,更是村民對家鄉的歸屬感和參與治理的熱情。”吳新英的話點明了關鍵。

從“干部包辦”到“群眾主創”,眾籌模式讓每位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人翁”。如今,文體活動中心常變身為“議事廳”,村民們坐在球場邊的長椅上,聊聊“矛盾調解”“產業謀劃”,2025年上半年全村矛盾糾紛同比下降40%。

經驗升華:從“輸血”到“造血”的治理躍升

三湖村的實踐,勾勒出一條從外部“輸血”到內生“造血”的治理路徑:以項目引才,吸引黃堂彥等鄉賢“帶資帶智”嵌入家鄉建設﹔以眾籌賦能,讓村民通過自主策劃活動,將外部支持轉化為自治力量﹔以文化凝心,將文體活動經驗轉化為“平急兩用”的治理智慧。

“激活鄉村善治的‘一池春水’,關鍵在引才、聚力、用情。”下雷鎮黨委書記許世偉說,該鎮正將“三湖經驗”推廣開來:打造“引鳳還巢”系統工程,既搭能人平台,又育本土人才沃土﹔推廣“眾籌自治”讓村民從“看客”變“主角”﹔深化“文體搭台、治理唱戲”機制,讓文化認同轉化為治理效能。

如今,“三湖經驗”正在下雷鎮落地生根。隨著“人才活水”持續注入,鄉村善治的絢麗之花,正在這片土地上越開越艷。(趙青揚)

來源:大新縣下雷鎮人民政府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