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同繪文明花”:九圩鎮岜林村來了群推普老師

2025年07月22日09:5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七月的岜林村小學操場,蟬鳴伴著清脆的童聲此起彼伏。“這個字念什麼?”“我知道!”日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推普e同行”實踐團的大學生們剛拋出問題,數十隻小手便像雨后春筍般舉過頭頂,一場別開生面的普通話趣味游戲正點燃山村的夏日熱情。

這是該校自動化工程學院團委師生在九圩鎮岜林村開展的“推普+鄉村文化——岜林‘語藝節’品牌活動”現場,也是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的生動縮影。

汽車電機小知識科普課上,大學生向小朋友們講解電機知識。覃黃兆攝

汽車電機小知識科普課上,大學生向小朋友們講解電機知識。覃黃兆攝

大學生們把操場當成“流動課堂”。操場的圍牆邊上,“學習普通話,同繪文明花”牆體彩繪正徐徐鋪展——小朋友們握著畫筆,在大學生的指導下,認真勾勒著文字和圖案,讓灰白的牆面變成會“說話”的文明宣傳欄。另一邊,汽車電機小知識科普課上,大學生們帶來的電機模型成了“搶手貨”。“這是轉子,就像汽車的‘心臟’……”實踐團帶隊教師溫和鋒邊演示邊講解,孩子們瞪大眼睛,爭先恐后地舉手體驗。再往裡,識字趣味游戲區傳來一陣陣笑聲,“識字小能手”易佳鑫根據拼音快速找到氣球上的漢字時,臉上的笑容比夏日陽光更燦爛:“哥哥姐姐讓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普通話的知識,以后我可以更自信地跟同學們進行交流了,希望他們明年也能來。”

大學生展示書法。覃黃兆攝

大學生展示書法。覃黃兆攝

《歌唱祖國》的旋律響起,孩子們把方言裡的鄉音換成字正腔圓的“我”“我們”,小小的胸腔裡,共鳴的是同一句“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書法課堂則讓一切安靜下來——毛筆落在宣紙上,橫平豎直,也是普通話裡的“橫平豎直”。

看著女兒在活動中活躍的身影,村民韋海森滿是欣慰:“我們孩子從小都是講我們本地的方言比較多,這些年輕人每年都來,給孩子們帶來普通話趣味教學,孩子們也更加樂意去學去講普通話,解決了我們的普通話不標准的問題,真的非常好!”

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賓康邦說:“我們的實踐團由25名師生組成,作為教育部公布的‘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協同團隊,能從全國8013支團隊脫穎而出,對我們自身而言,是榮譽也是責任,而此次活動就是一次知行合一的珍貴實踐。我們將課堂所學的語言教學法、溝通技巧真正用於服務社會,來檢驗我們的專業能力和提升社會責任感,讓知識‘活’起來,也讓我們的成長更‘接地氣’。”

活動合影。覃黃兆攝

活動合影。覃黃兆攝

“推普的意義遠超語言本身,推普不僅是單向的輸出,更是雙向的文化碰撞與心靈共鳴。它讓我們真正‘看見’鄉土中國,磨礪了意志,更在服務中深化了對家國情懷的認知。”帶隊教師溫和鋒說道。

一周裡,該實踐團聯合學校自動化工程學院、交通工程學院35名大學生組成的“三下鄉”實踐團在九圩鎮岜林村、那余村及學校駐村工作隊一路追光而行,白天入戶,記錄方言、開設推普課堂﹔傍晚支起銀幕,陪孩童和村民觀影學普﹔夜裡挑燈整理調研數據。他們又下田間地頭伐桑樹、種玫瑰,了解產業情況。還開展直播帶貨助農培訓,赴長老鄉地霄村,用科技知識為鄉村振興添智,他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也把成長刻進鄉土中國裡。(覃麗井 韋福珍 林睛嵐)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