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下甲鎮:聚焦“一老一小一殘” 托起穩穩的幸福

2025年07月01日15:58 |
小字號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這個獨居老人衣食無憂,還有人常來關心。”近日,凌雲縣下甲鎮加西村83歲的石氏林老人對走訪的網格員道出心聲。她的笑容,是下甲鎮傾力關愛“一老一小一殘”特殊群體的溫暖縮影。近年來,該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舉措,精准施策,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聚焦“老有所養”,托起幸福“夕陽紅”

“過去想不到現在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家住下甲鎮敬老院的黃義河老人樂呵呵地說:“吃穿都有保障,還有醫生定期來看身體,逢年過節還有文藝表演看,老了也有盼頭。”

下甲鎮將養老服務作為頭號民生工程,著力構建“物質保障+精神慰藉+健康守護”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創新推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動態台賬,網格員定期走訪重點老人,確保938名脫貧老人養老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同時,依托“我們的節日”主題,開展端午包粽子、中秋慰問、重陽文藝匯演等活動,參與老年人達3000余人次。“村裡活動多了,生活充實得很!”75歲的平懷村老黨員李天壽感慨。

此外,組建“流動醫療隊”每月進村入戶義診,累計為65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2500余份。規范管理1所敬老院,集中供養15人、分散供養74人,每周安全排查、每月集體生日會,讓老人感受“家”的溫暖。

聚焦“小有所育”,呵護祖國“向陽花”

“以前放假沒人管,現在有了‘兒童之家’,不僅有老師輔導作業,還能學習傳統文化,真是太好了!”加西村小學生李明陽的母親外出務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兒童之家”的建立解決了她最大的后顧之憂。

下甲鎮通過整合教育、文化等資源,打造“安全教育+成長陪伴+文化滋養”兒童關愛體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防溺水、交通安全講座﹔暑假前聯合民警、交警進校園演練,實現12個行政村全覆蓋。

該鎮充分發揮“兒童之家”“農家書屋”陣地作用,志願者在假期提供課業輔導,每月舉辦讀書分享會,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汲取知識養分。特別是針對轄區10名孤兒與19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實現物質與情感雙重關愛,兜牢保障底線。

聚焦“殘有所助”,織密民生“保障網”

“多虧政府幫忙申請了殘疾人兩項補貼,還介紹我到公益性崗位工作,現在每月有了穩定收入。”河洲村安置點殘疾人羅昌高感激地說。

下甲鎮以“弱有所扶”為導向,構建全鏈條助殘服務體系,全面排查殘疾人並建立電子檔案,確保561名殘疾人全部享受兩項補貼,每月發放資金達4.52萬元。通過開發鄉村建設崗位,已幫助8名輕度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人均月增收1200元。

“下甲鎮積極對接康復機構,已幫助20名肢體殘疾人配備輔助器具、4名白內障患者和4名腦癱等兒童享受醫療救助。同時,推進殘疾人補貼辦理、証件鑒定和陽光家園計劃,惠及殘疾人1600余人次。此外,協助陽光助殘基地項目落地,培訓殘疾人掌握實用技能,增加收入來源。”下甲鎮民政負責人楊光好介紹。

“關愛特殊群體,我們始終在路上。”下甲鎮黨委書記王功理表示,未來將持續創新服務模式,加強部門聯動,著力推進養老服務圈、兒童安全網和殘疾人康復就業體系統籌建設,用心用情用力辦實事、解難題,讓發展成果更公平、更溫暖地惠及每一位群眾,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筑牢民生根基。(袁永勇 吳秋麗)

來源:凌雲縣委宣傳部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