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監督聯動、民意直採、力量下沉

——田林縣“三駕馬車”拉緊基層法治缰繩

2025年07月01日10:5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田林縣人大常委會法制監察與司法委員會創新打造“聯動監督體系”“立法民意直通車”“法治力量下沉”三大特色法治載體,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的法治根基。

構建“人大+”聯動監督體系,從“單打獨斗”到“攥指成拳”

針對基層監督力量分散、剛性不足的問題,田林縣構建以人大為主導、多方協同的“人大+”聯動監督體系,實現了監督效能的“聚變”。

“人大+紀委監委”:民生監督“雙劍合璧”。建立“清單共商、過程共管、結果共用”協同機制,對人大代表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實行全鏈條、嵌入式監督。2024年,針對10項重點民生項目開展聯合跟蹤問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聯合執法檢查中,將發現的關鍵問題線索及時移送紀委監委,協同壓實“河長制”責任。

“人大+檢察機關”:公共利益守護“法治同盟”。建立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機制。2024年以來,縣人大機關與檢察院已雙向移送轉交涉環境污染、森林保護等建議11件。面對企業環保投訴,創新採用“現場視察+專題詢問+普法宣講”組合拳,直擊痛點摸實情、動真碰硬提要求、精准普法促整改。

打造“立法民意空間站”,讓基層聲音直通立法殿堂

該縣以利周瑤族鄉亮福村基層立法聯系點為樞紐,精心構筑“立法民意空間站”,打通了立法“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神經末梢”。

標准化建設筑牢民意基站。投入專項資金實現“五個有”硬件標配,組建由壯、漢、瑤三級代表、法律明白人等構成的民族特色信息隊,建立“兩官兩員一律”專業服務團,形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民意收集網絡。

廣開言路提升參與質效。通過“代表面對面·法之約”系列活動,在議事庭院、法治文化廊、廣場等場所,零距離征集民意。2023年以來,就《百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百色市芒果產業發展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安全保障條例(草案)》等20余部立法事項,征集原汁原味意見建議256條﹔開展普法宣傳148場,發放資料萬余份。成功承辦全市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現場會和立法業務培訓班。

推動“法治力量下沉”,專業智囊團駐守治理一線

該縣有效實施“兩官兩員一律”進人大代表聯絡站服務代表工作機制,推動專業法治力量從“機關大院”精准投送至“村屯一線”。攜手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及司法局等多部門共同舉辦“代表面對面·法之約”活動,深入利周瑤族鄉、利周中學、廣西田林和平糖業有限公司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為村民、企業員工、學校學生現場解答法律咨詢36人次。

網格化服務化解矛盾。選優配強人員進駐聯絡站(點),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專業意見,及時化解矛盾糾紛。2023年以來解決困難326余件,化解矛盾糾紛571余起,基層警情、糾紛、安全事故穩步下降,維護基層社會穩定。

“代表面對面”載體激活效能。以“代表面對面”為統一載體,開展政策宣講、調研監督、民情溝通、立法實踐等活動。結合山歌晚會、文藝活動等開展防詐、未成年人保護等熱點普法41場次。邀請“兩官兩員一律”參與代表調研、執法檢查12項,增強監督精准性。運用“瑤家庭院會”“虹橋議事會”等形式,破解民生難題,深度參與立法意見征集。

田林縣通過構建聯動監督體系、打造基層立法聯系點、推行“兩官兩員一律”進站服務機制,破解了監督深度不足、民意渠道不暢、基層法治力量薄弱等難題,顯著提升了人大工作的質效,有力推動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黃文靚 黃春連 岳喜瑞)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