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田東:“四個精准”防返貧強幫扶增質效

2025年07月01日11:46 |
小字號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廣西田東縣圍繞持續加強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強化分層分類幫扶兩大核心任務,探索實踐行之有效的“四個精准”工作方式方法,實現返貧風險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不斷提升幫扶質效,夯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線上智控打造“千裡眼”,精准預警匹配“工具箱”。注重構建“線上智控+線下深耕”的“雙線融合”監測網格體系,依托廣西防止返貧大數據平台,啟動“防返貧守底線”行動,整合戶籍、人口普查、民政、醫保、教育等16個部門的基礎信息,搭建全量數據資源庫,構建堅實的監測數據基石。對全縣165個行政村(社區)的37萬戶農戶信息進行地毯式梳理與更新,使得數據精准度超過98%。基於完善的數據基礎和數據賦能,實現精准監測和智能預警。打造的智能預警系統如同“千裡眼”,每月定期與各部門進行數據碰撞比對。自2023年8月以來,已累計生成預警信息1.4萬多條,並精准推送至縣、鄉、村三級網格,經預警發現並納入監測的對象佔新增監測對象總數的70%。推行全流程“無紙化審批”制度,識別納入監測對象的平均用時從13天縮短至7天,效率提升超過50%。此外,系統平台精心打造“政策工具箱”,涵蓋10大類120項幫扶政策,借助大數據分析,為2169戶7584人監測對象量身定制幫扶方案,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開發式幫扶措施落實率達到100%,且70%以上成功消除返貧風險。其中部分群眾通過“政策工具箱”匹配到養殖補貼、技術指導等幫扶政策,成功擴大養殖規模,收入實現翻倍增長。

線下深耕精心“織網格”,精准監測筑牢“防火牆”。在線下監測方面,織密“4+2+2”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精准監測責任落實到人。縣黨政“一把手”擔任一級網格長統籌全局,分管領導、鄉鎮黨委書記、村支書或駐村第一書記分別擔任二、三、四級網格長,層層壓實監測責任。全縣共設立1800多名網格長,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的責任網絡。全縣選拔聘用169名村級防貧監測信息員專職負責數據採集與更新。按照每400戶配備1名網格員的標准,招募大量網格員常態化開展入戶巡查。每個行政村劃分若干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2名一級網格員和若干名二級網格員。一級網格員負責組織協調,二級網格員與監測對象“結對子”開展精准幫扶,協調各方資源為網格內監測對象提供就業培訓助力順利就業,或者拓寬渠道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增收等。通過網格化精准監測,織密監控大網,筑牢返貧風險“防火牆”。

靶向施策分類“提級幫”,精准幫扶增收“解難題”。立足農戶差異化需求,探索分層分類幫扶制度,推動幫扶資源“精准滴灌”。針對低收入組脫貧人口和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實施“提級幫扶”舉措,在原有幫扶基礎上增加一名提級幫扶人,深入調研低收入脫貧戶和監測戶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增收方案。建立低收入脫貧人口動態監測台賬,通過定期核查收入數據、分析家庭收支結構,重點防范收入大幅下滑或低於監測范圍。對於收入下滑幅度較大的家庭,結合其勞動力狀況與發展意願,靈活調整幫扶策略:有創業意向的則提供小額信貸支持,缺乏技能的則組織參加職業培訓,針對弱勞動力群體則開發公益性崗位,分類別全方位確保脫貧人口收入穩定增長。對於長期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開展專項攻堅行動,全縣低收入組脫貧人口收入不增反降的比例從2023年的0.29%降至0%,全縣“兩類重點人群”穩定風險消除率達91%。通過推行靶向施策和“提級幫扶”,做到分類精准幫扶,有效解決增收難題。

實事求是堅持“抓重點”,精准聚集除險“增質效”。堅持實事求是工作原則,將幫扶工作重心聚焦於“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產業就業增收、兜底保障水平提高、群眾認可度四大核心領域。針對已穩定脫貧的脫貧戶和已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幫扶干部除了通過電話、微信等線上溝通,還按需入戶跟進幫扶措施落實情況。對於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尤其是針對“兩類重點群體”,嚴格執行每月至少1次入戶幫扶工作制度。通過面對面交流,精准掌握其生活困境與發展需求,現場協調解決住房修繕、醫療報銷、子女教育等實際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與滿意度,確保防返貧工作扎實高效推進。(鮑榮威 班繼將)

來源:田東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揮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