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稅務服務發力助重大項目提質增效

2025年06月23日15:41 |
小字號

重大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強大引擎。近年來,防城港市實施“三個突破年”行動,多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國家稅務總局防城港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為重大項目建設投產精准施策、保駕護航,助力產業園區實現“規劃圖”到“實景圖”的華麗轉變。

精准對接 靶向服務預防風險

在東興產業園區內的某生物原料藥加工項目建設現場,數十名工人忙碌的身影在工地上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開展作業,鋼筋碰撞聲、切割聲、樁機起落聲交織成一首鋼鐵進行曲。

廣西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看中東興作為東盟橋頭堡的獨特區位優勢,很快簽約入駐園區。“項目啟動初期,稅務部門就主動對接,為我們建立了專屬的‘成長檔案’。”該公司經理李女士介紹,“從項目落地到建設推進,稅務部門不僅梳理產業園區相關稅費政策,還針對我們項目特點,對納稅申報、發票管理等合規要點進行專項輔導,既幫我們算好‘政策紅利賬’,又做好‘風險防控賬’。”

東興市稅務局開展產業園區內稅費政策宣講輔導,並通過“一項目一檔案”動態跟蹤機制,定期開展“稅務合規評估”,為產業園區內企業定制個性化稅費服務方案,全周期護航重大項目發展。

思防高速現已成功通車。為了幫助重大項目落地建成,上思縣稅務局積極響應《政府重大項目及重點企業個性化的納稅服務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工作要求,主動對接企業不同階段的涉稅訴求,為重大項目提供全流程“包項到人”的生命周期服務。

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總包部表示:“稅務部門組建稅收服務專班,詳細講解耕地佔用稅等相關優惠政策,還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的涉稅需求,現場指導增值稅預繳申報等業務操作,降低了辦稅成本,保障項目的順利推進。”

政策賦能 稅費紅利激活動能

在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一片由光伏組件鋪就的藍色“海洋”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這裡是廣西首家“漁光互補”光伏項目所在地,利用養殖池空間,採用“板上發電、板下養魚”的立體發展模式,年平均發電量達8912萬度,每年可減少7.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廣西防城港某能源有限公司會計李女士坦言:“項目建設和運營成本高,初期我們對稅收優惠政策知之甚少,在資金調配和稅務處理上壓力不小。”

防城港市港口區稅務局聚焦重大項目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需求,依托大數據精准篩選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開展“政策找人”專項服務。針對該漁光互補項目,圍繞“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政策,詳細解讀政策適用范圍、申報流程,協助企業規范財務核算,確保政策紅利精准直達。

這些真金白銀的稅費紅利,被企業迅速投入到項目運維升級和設備更新中。在稅惠政策的持續賦能下,該漁光互補項目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更為地區清潔能源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合規 協同聯動護航發展

在防城區九龍湖科技生態產業園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產業園區內有多個防城港市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為了保障項目平穩運行,防城港市防城區稅務局聯合當地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部門組建重大項目協調小組,合力解決重大項目在用地、融資、政策適用等方面的跨部門難點堵點。

廣西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作為當地鋼鐵產業鏈中的下游環節,產量連年攀升,為了解決擴大規模帶來的資金短缺難題,協調小組實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結合“銀稅互動”機制解決企業資金困難。

“從用地審批到項目建成再到擴大規模,項目小組提供了很多幫助。不僅解答發票額度調整、鼓勵類產業優惠政策適用等疑問,還介紹了誠實守信納稅人正向激勵措施,增強我們合規發展的信念。”該公司負責人柯先生表示。

廣西某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海上風電項目的順利推進,也得益於多個部門的協同聯動。東興市稅務局與自然資源、海事等部門創新建立“風電項目稅收協同服務機制”,通過數據共享和業務聯辦,大幅度壓縮企業辦稅時間,既提升了服務效率,又強化了合規管理,為重大項目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肖鬆馳)

來源:防城區稅務局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