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以稅興農 助力地方擦亮特色農產品名片

2025年06月18日15:34 |
小字號

今年以來,田林縣稅務局立足稅收職能作用,聚焦轄區特色農產品發展需求,通過創新優化納稅服務模式,精准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持續推動辦稅服務提質升級、稅惠政策落地見效,以“稅力量”賦能農業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精細服務 “一塊生姜”闖出的外貿新天地

走進田林縣惠實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生姜種植基地,隻見連片生姜田郁郁蔥蔥。農民們小心地挖出泥土深處孕育姜塊,它們質地緊實、塊莖飽滿,覆蓋著新鮮的紅褐色薄皮或顯現出淡黃的色澤,沾著濕漉的泥土被整齊擺放在田壟上,遠遠望去,如大地悄然捧出的、沉甸甸的金黃色財富。這些曾被局限於周邊市場的鮮姜,如今正乘著稅惠春風,沿著冷鏈物流“高速路”,書寫著外貿新傳奇。但隨著貿易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合作社辦稅人員稅收知識匱乏等不足也逐漸顯現。

針對涉農企業關切,田林縣稅務部門一方面暢通訴求“直通車”,通過稅企網格群、12366熱線、田間走訪等多渠道搭建溝通橋梁,確保合作社訴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另一方面組建“青年稅務助農先鋒隊”,從種植季的涉農稅費優惠解讀,到收獲期的發票開具指導,再到銷售季的稅惠政策跟進,稅務干部帶著政策手冊、操作指南深入田間地頭,用“方言+案例”的講解方式,把政策“翻譯”成農民聽得懂的“土話”。

“稅務部門的輔導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及時了解了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也解決了我們在申報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為合作社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惠實種養專業合作社辦稅人員李雨勝表示。

從田間地頭“金疙瘩”到漂洋過海“金招牌”,在當地稅務部門助力下,憑借完善的冷鏈體系,田林縣生姜“漂洋過海”,成功打開東南亞、中東市場,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紅利直達 “一粒油茶”榨出的田園富裕圖

田林縣山地連綿如浪,卻因土壤肥沃、氣候溫潤,成了油茶生長的“理想家園”。一顆顆油茶果綴滿枝頭,不僅是山鄉的生態符號,更串起了一條“綠果子”變“金果子”的富民產業鏈。

作為當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鑫福源山茶油開發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裡,油茶林正舒展著旺盛的生命力。“現在種植總面積突破一萬畝了!”該企業財務負責人姚瑛站在山坡上,望著漫山遍野的油茶樹說,“每到採摘季,周邊村民三三兩兩背著竹簍來幫忙,每年能提供300多個固定崗位,家門口就能掙錢,有些勤快的農戶一年能多賺兩三萬。”

為更好助力企業發展,田林縣稅務局打出“服務+政策”組合拳,一方面梳理高頻涉稅問題,推出“線上征納互動平台即時幫辦+線下專人跟蹤輔導”模式,從開票操作到優惠解讀全程跟進﹔另一方面聚焦企業成長階段,推動稅費優惠精准落袋,2024年至今,助力企業順利享受5萬余元的稅費優惠,為企業擴大種植基地、升級加工設備注入了新動能。

“以前申報納稅總怕政策理解有誤,現在稅務干部不僅上門教系統操作,還把適用政策做成‘明白卡’送到家,解決了我們很多發展的后顧之憂。下一步,我們計劃把種植規模繼續擴大,建設一條標准化榨油線,讓更多村民變成‘產業工人’。”姚瑛說。

合規經營 “一顆鮮筍”連起的國際大市場

在田林縣青山綠水間,一顆顆飽滿的八渡筍正悄然書寫著“山貨出海”的故事。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八渡筍憑借悠久的種植傳統與獨特的品質,早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綠色名片”。近年來,田林縣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加力推動竹產業全鏈條升級,讓這顆“鮮筍”不僅扎根鄉土,更跨越山海,連起了國際市場的大舞台。

走進山弘(田林)農產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剛採收的八渡筍正經過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即將發往日本。“日本是全球重要的竹筍消費市場,他們國內拉面產業對筍干的筋道口感要求極高。我們的八渡筍因纖維素含量高、纖維結構緊密,恰好契合這一需求。”公司經理張小明介紹。

為更好助力八渡筍“跨山越海”,田林縣稅務局緊扣助力企業合規經營這一主線,全力打造公平透明、規范有序的稅收營商環境,助力各類市場主體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行穩致遠。

“合規經營帶來的不僅是企業信譽,更是真金白銀的支持。”山弘(田林)農產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陸麗媛表示,“我們連續兩年獲評A級納稅信用等級,這讓我們在行業市場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力。不僅如此,憑借A級納稅信用,我們能從銀行獲得更多短期貸款,也可以享受到涉稅業務辦理綠色通道等專享服務。”

從山林裡的鮮筍,到車間裡的筍干,再到漂洋過海進入日本拉面館的“靈魂配菜”,田林八渡筍的“國際之旅”,正是合規經營賦能特色產業的生動注腳。如今,這顆小小的八渡筍,正以更堅實的姿態,連起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大循環,讓“田林味道”香飄世界。(趙謙)

來源:百色市稅務局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