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區:昔日闖蕩者歸鄉 蓮藕田裡忙掘“金”

蓮藕田。陸錦婷攝
6月12日,在港南區橋圩鎮蒙垌村的禧源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片的荷田宛如綠色的海洋,微風拂過,碧波蕩漾。返鄉創業者黃運貴站在藕田邊,手裡緊緊握著剛採收的蓮藕,臉上滿是藏不住的喜悅:“這批鄂蓮6號得趕緊送到廣東,每斤收購價能有3塊錢呢!”
藕田裡,兩台高壓水槍正歡快地“演奏”著豐收的旋律。藕農們弓著身子,雙手在水下熟練地摸索探尋,憑借多年經驗,迅速找准蓮藕的位置。他們順著根莖,仔細摸清整段蓮藕的走勢與長度,隨后穩穩握住高壓水槍,讓強勁的水流精准沖刷蓮藕周圍的淤泥。不一會兒,一根根肥碩飽滿、色澤潔白的蓮藕,便從水下嶄露頭角。
藕農採收忙。陸錦婷攝
“我在這兒挖蓮藕,每天能掙350元,一個月算下來,收入有9000多元呢。”來自橋圩鎮震華村的挖藕人梁建賢笑著說道。不遠處,負責搬運蓮藕的阿姨們正熟練地將剛挖出的蓮藕,一一搬上運輸工具。整個採挖現場分工明確,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著。這些阿姨們通常從清明前便開始在基地勞作,一直持續到農歷十月蓮藕採收結束,平均日薪150元左右。
基地負責人黃運貴,把早年在新疆、廣東等地企業積累的管理經驗,巧妙運用到了藕田管理中。“我給大伙開高些工資,他們干活就更細致,我后續能省不少心。”三年前,他毅然返鄉,承包了120多畝土地,投身蓮藕種植事業。創業之路充滿坎坷,第一年,黃運貴便遭遇虧本困境。但他並未氣餒,而是在挫折中不斷摸索學習,如今已成為蓮藕種植的行家裡手。
新鮮採挖的蓮藕。陸錦婷攝
“我今年這120畝地,種的全是蓮藕,像鄂蓮5號、鄂蓮6號這些品種。現在市場收購價每斤差不多3塊錢,畝產大概1000到1500斤。這一季得趕緊搶收,趁著價格不錯,大家手腳麻利點,就能多賺些。”說起今年的收成,黃運貴打開了話匣子,“正常情況下,農歷七月十四過后,第二季蓮藕就能開挖,得趕在八月十五前搶收完。要是人手夠,還能種第三季。現在,一畝地的產值大概在3000到5000元,一季下來,利潤差不多有20萬—30萬元。”據了解,這裡的蓮藕主要銷往廣東等地,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橋圩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梁澤艷介紹說:“橋圩鎮今年蓮藕種植面積達到了3000畝,按照平均畝產1500斤/畝,平均收購價2.5元/斤來算,預計產值能達到2000多萬元。”黃運貴的成功返鄉創業,不僅為自己開辟了一條致富路,也為家鄉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甘益江 陸錦婷 陸彬 李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