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全民共護世界自然遺產 聚力譜寫生態文明新篇

活動現場。雷迪攝
為充分展示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突出普遍價值,進一步增強公眾保護意識,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小手拉大手 共同守護世界自然遺產”宣教活動於6月13日在桂林市啟動。
本次活動通過科普宣教、實踐體驗和校園送課等多種形式,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
當天,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冠岩科普宣教基地揭牌。岩溶所專家通過《一滴水的旅行》科普講座解析喀斯特地貌形成機理,研學團隊開展“冠岩洞穴探秘”“喀斯特水溶相互實驗”“遺產保護行動”等沉浸式體驗,深化青少年對喀斯特科學價值的理解。與會單位及青少年代表深入分享、熱烈討論學習心得。
當天,“小手拉大手 共同守護世界自然遺產”宣教活動在陽朔縣葡萄鎮中心小學開展,專家宣講團隊現場講授喀斯特洞穴、喀斯特動植物等科普知識,並通過《我們一起來尋“寶”》《保護漓江生態美》等互動課程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本次活動現場向學生代表贈送了學習用品和世界自然遺產宣傳品,呼吁青少年肩負生態文明接班人的使命,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成長歷程。
近年來,廣西不斷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和管理。2014年,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項目獲批通過,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廣西桂林喀斯特和環江喀斯特是二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廣西持續推進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桂林將每年的4月25日定為“漓江保護日”、環江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環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日”,通過系列科普宣傳活動,讓大家共同關注並參與自然遺產保護,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2022年以來,廣西加快推進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創建,將環江喀斯特遺產地納入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創建區范圍,推動具有世界代表性的岩溶地貌景觀、地質遺跡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自然遺產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劉天泉、肖謀耀、張國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