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面對面” 涉企“問題直達”
廣西醫保局優化營商環境出實招

企業交流溝通會現場。廣西醫保局供圖
為了更好提升政企溝通效率和推動涉企問題解決,6月11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醫保局舉行2025年6月醫藥企業交流溝通會,局領導、業務處室負責人與近百家醫藥企業代表坐在一起,用2個半小時的時間,充分聽取各方意見,解讀醫保政策,解答企業疑惑。這是廣西醫保局2023年4月建立常態化舉行醫藥企業交流溝通會機制以來,按慣例舉行的第24場交流溝通會。
主動服務“請進來”
計劃下午3點30分召開的會議,剛3點就已有不少企業提前到場。對醫藥企業而言,穩定的市場預期有助於堅定發展戰略的信心。
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政府事務部經理蔣俊華打開廣西醫保局的官網,熟練地找到企業交流溝通會的報名入口,很快在線上完成了報名。“我們基本每期都會參加,企業已經把參加交流溝通會納入日常工作安排的一部分了,這樣常態化舉行的機制我們感到真的很方便。”蔣俊華說,不少企業代表跟我們一樣都是這裡的“常客”,回到企業后要根據會議的信息來判斷調整經營發展的戰略。2023年4月起,廣西醫保局建立醫藥企業政策咨詢公開接待日制度,固定在每月第二周的周三下午召開,企業報名至指定電子郵箱即可,沒有其他附帶審核條件。
“來了我們都歡迎,醫藥企業的聲音有助於推動醫保政策落地得更加精准。”廣西醫保局副局長賴永東說,溝通會上我們及時將新政策給企業解讀,這也讓企業少花點時間和心思在與我們溝通上,更加專注於經營發展。到2025年3月,公開接待日制度升級為醫藥企業交流溝通會,從“聽取意見”到“溝通交流”,更加注重雙向的互動,這種“面對面”直接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企業感到心裡很踏實和高效。
聚焦發展“解難題”
醫藥集採、藥品挂網工作一直以來都備受參會企業重點關注。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做骨科創傷類醫用耗材集採落地前的信息維護時,發現部分產品編碼數據無法上傳,將會影響醫院採購集採產品。大博醫療西南區政府事務部鄢杰回憶道,去年底的一場交流溝通會上,我們反映了這個問題,廣西醫保局會后很快與我們聯系,及時在骨科集採落地前完成了相關產品編碼的更新維護,保証了我們中選產品在醫院的銷售使用,患者負擔也得到了減輕。
營商環境好壞在解決企業訴求效能方面得到了很好體現。廣西醫保局在交流溝通會前提前收集好醫藥企業意見建議,逐一准備答復口徑,能立即解決的馬上辦,並將辦理情況在會上集中反饋。同時,在交流溝通會現場,認真傾聽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與政策疑點,並予以及時解答。今年4月,石家庄億生堂醫用品有限公司、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在溝通會上,分別提出“止血粉”尚未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問題,經充分評估,廣西醫保局立即召集專班開展可行性研究,主動與企業對接產品生產許可等細節,僅用1個多月時間,就將符合標准的“止血材料”納入醫保支付目錄,及時解決了企業發展難題,也讓群眾得到了更好的醫療保障。截至目前,已累計召開交流溝通會24場,1681家(次)企業代表參與,解答問題1630個,做到了件件有回應,把“問題清單”轉變為“解決清單”,切實為企業解疑慮、辦實事,也有效防范化解了廉政風險。
穩步邁向“高質量”
“希望將布地奈德腸溶膠囊納入門診單列統籌支付”“國家冠脈支架接續採購約定採購量公布問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落地時間安排”……與會的近百家醫藥企業提出了27個問題和建議,有政策咨詢的,也有多家企業介紹了醫藥產業發展新動態,推介了新藥、新技術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惠及患者方面的價值,雙向溝通在有序地進行。
交流溝通會制度為優化調整醫保目錄、完善藥品耗材集採管理、提升醫療保障待遇等關鍵領域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凝聚了深化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的合力,在為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也帶動企業實現了自身更大的發展。“廣西醫保局努力為醫藥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讓交流溝通會成為醫保局與企業互動的‘橋梁’、溝通的‘直通車’、服務的‘金名片’。”賴永東說。
廣西醫保局還通過整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局長信箱、來信來訪等面向群眾的線上線下反映意見和問題渠道,定期組織梳理分類,2025年以來共梳理了1735條企業和群眾意見和建議,通過意見和問題看制度完善,看改革落地成效,不斷增強企業和人民群眾在醫療保障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廣西醫保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