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非遺進校園”活動為青少年打開傳統文化美育之窗

2025年05月06日11:49 |
小字號

老師指導學生刺繡
老師指導學生刺繡

近年來,北海市第六中學成功開發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化課程,涵蓋刺繡、盆景、掐絲琺琅、陶藝、扭扭棒等多個領域,為校園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舉措旨在讓學生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在實踐中體驗傳統技藝的獨特韻味,將優秀傳統文化深深扎根於校園土壤,以“非遺進校園”的形式為青少年打開傳統文化的美育之窗。

在刺繡課堂上,學生們走入了刺繡藝術的美妙世界。刺繡老師手持繡繃,展示著最基礎的平針繡法,學生們全神貫注,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逐漸熟練掌握平針、回針等基本針法,再到大膽嘗試設計並繡制屬於自己的圖案,領悟到傳統刺繡的魅力。

盆景課程則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然美學的大門。修剪造型時,老師手持剪刀,示范如何去除多余枝葉,讓盆景呈現出自然又富有意境的姿態。學生們小心翼翼地操作著工具,有的為植物綁扎鐵絲,調整枝干走向,塑造出彎曲的美感﹔有的巧妙搭配山石與植物,營造出山巒起伏、綠樹成蔭的景觀。​

拉坯、塑形、雕刻、上色……陶藝課堂充滿了泥土的氣息與創作的熱情,一團團普通的泥土在學生們手中被賦予了生命,在泥與火的交融中,學生們體驗到了傳統陶藝的厚重歷史與文化底蘊,也享受到了創作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此外,掐絲琺琅課程、扭扭棒課堂等讓學生們也深刻感受到傳統工藝的精湛與魅力,創新思維與藝術素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些課程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內容,更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發揮創造力的廣闊空間。通過親身參與非遺技藝的學習與實踐,學生們能真切領悟傳統文化內涵,將其融入日常生活與學習,為非遺傳承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來,北海市第六中學將持續探索非遺在校園傳承發展的新路徑,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形式,讓更多學生受益於傳統文化的滋養,讓非遺在校園中綻放新的活力。(黃思雨)

來源:​北海市第六中學

老師指導學生制作扭扭棒
老師指導學生制作扭扭棒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