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AI+學訓賽智構“踢”好校園足球“逆襲戰”

在容縣容州鎮第五小學的綠茵場上,六年級學生梁梓浩正以主力前鋒身份帶隊訓練。這位3年前因體弱頻繁請假的少年,如今不僅在校級聯賽斬獲12粒進球,文化成績更躍升班級中游。“足球教會我永不放棄!”他堅定的笑容,印証著容縣校園足球的“逆襲”。
常態化舉辦容縣中小學校園足球賽,球員競技水平明顯提高。陳鋒攝
學訓智能協同。該縣自2021年起通過三大破壁工程推動體教深度融合:打破部門壁壘,建立教育、體育聯合工作機制,將足球納入中小學必修課,制訂《學校足球特色發展方案》,同時推進AI驅動的“足球英才貫通計劃”,提升精准識別潛力苗子、運用運動姿態識別和生理監測、足球訓練組合“數智化”水平,推動3年內實現校際青訓體系全覆蓋和各中小學校特色化開展“實戰實練”﹔突破學訓邊界,形成“興趣班—集訓隊—特訓營”三級培養體系,培育專業教師128名,年均培訓超200課時﹔破除家校社藩籬,整合20多家企業資金和足球“集訓圈”,結合“家長陪練日”“社區聯賽制”等創新機制,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新平台。
賽事智能重構。該縣搭建“班—校—縣”三級學訓賽閉環競技平台,7屆縣域聯賽與全國“滿天星”訓練營選拔、學期冠軍賽等形成常態完整賽事鏈。2024年參賽人次破1.2萬,較改革前激增300%,培育出容縣中學等市級強隊,近3年斬獲市級賽事2冠1亞1季。
容縣已常態化舉辦七屆中小學校園足球賽。李鐘禮攝
據統計,全縣累計建成9所國家級、3所自治區級足球特色校,鄉鎮中心校球場覆蓋率從2019年的43%提升至82%﹔“足球+學科”教學模式使足球特色校學生體質合格率達98.7%,較普通校高出6.2%,使更多學生如梁梓浩一樣從“病秧子”到“校隊神鋒”的逆襲,實現體質和素質雙提升﹔社會支持度持續升溫,800人家長志願隊、青少年足球人口年均25%的增幅構建起全民參與生態。
“我們以足球為支點,撬動五育融合的乘數效應,積極爭創玉林首個校園足球示范園縣。”容縣教育局局長楊武透露。(潘玉佳 李鐘禮 陳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