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以“數字地圖”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記廣西建院派駐都安縣尚三村第一書記李斌

2025年03月27日09:3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龍灣鄉尚三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斌的手機裡藏著一張“寶藏地圖”。這張標注著全村115戶村民住宅位置、家庭情況、產業信息的“群眾電子地圖”不僅是村干部的“導航儀”,更成為破解鄉村治理難題的“金鑰匙”。自2023年4月駐村以來,這位來自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專任教師,以數字化思維和創新實踐,為這個瑤鄉村落注入振興新活力。

電子地圖。廣西建院供圖

電子地圖。廣西建院供圖

“電子地圖”賦能精准治理

初到尚三村,李斌發現村“兩委”沿用傳統手繪地圖,信息更新滯后、定位模糊,給遍訪和幫扶帶來諸多不便。他發揮專業優勢,利用共享地圖軟件,僅用一周時間便繪制出覆蓋全村的“群眾電子地圖”,每戶村民的住宅照片、家庭成員、產業類型、政策享受情況等信息一目了然。通過共享功能,村干部、工作隊員和鄉干部可隨時通過手機APP查詢,實現“一鍵導航、精准服務”。

這一創新在2024年進一步升級:地圖與村級文件服務器聯動,形成“數字檔案庫”,工作照片、政策文件、補貼記錄等數據實現雲端共享,解決了以往“表格滿天飛、數據反復填”的痛點。村民韋圳辛感慨:“李書記來核驗產業獎補時,手機一掃我家位置,連我家養了幾頭豬都清清楚楚,辦事效率太高了!”

“智治+實干”破解民生難題

尚三村山高路陡,季節性缺水嚴重,制約產業發展。李斌帶著電子地圖走遍12個自然屯,標注出10處水源點和道路隱患點,形成63頁調研報告,推動學校投入幫扶資金修建8個錯車道,並申請建設生產水櫃。他還將“數字思維”融入糾紛調解,通過地圖標注爭議區域,結合現場踏勘,成功化解用水、用地糾紛5起。“以前吵幾天的問題,現在地圖上一畫就明白了。”村民潘英蓮說。

在增收致富方面,李斌活用數據精准施策:為70戶村民申請產業獎補、穩崗就業補貼40萬元﹔組織消費幫扶活動,帶動土特產銷售增收5000元﹔推動中草藥種植5畝,引導6戶發展庭院經濟。2024年,尚三村脫貧戶人均收入同比增長15%,村集體收入突破20萬元。

李斌開展幫扶干部培訓。廣西建院供圖

李斌開展幫扶干部培訓。廣西建院供圖

“五基三化”筑牢振興根基

作為第一書記,李斌深知組織強則鄉村興。他以“五基三化”為抓手,規范“三會一課”,打造標准化黨建活動室,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2次,為5名老黨員送教上門。針對村干部信息化能力薄弱問題,他引入騰訊文檔協同辦公、搭建打印服務器,將5台老舊電腦升級為“數字工作站”,工作效率提升50%。村支書感慨:“李書記讓我們從‘怕電腦’變成‘離不開電腦’!”

未來:讓“數字根系”扎得更深

盡管成效顯著,李斌仍清醒認識到挑戰:部分群眾依賴思想重、產業技術門檻高、基礎設施有待完善。他的下一步計劃充滿“數智”色彩:籌建電商服務中心,探索“訂單式養殖+直播帶貨”模式﹔引入AI技術分析種植數據,打造“智慧農田”﹔推動校村合作,將尚三村設為學院“鄉村振興實訓基地”,培育本土人才。

“鄉村振興既要‘腳踩泥土’,也要‘擁抱科技’。”李斌說。從一張電子地圖出發,他以數字化“繡花功夫”織就鄉村治理新圖景,讓尚三村在瑤山深處煥發振興新機。(李高)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