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讓教學擁抱AI 容縣AI解碼因材施教新公式

2025年03月27日09:0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過去《觀潮》的備課到教學,有幾張干巴巴的照片、視頻就很不錯了,現AI不僅生成VR實景,還可以讓學生借助AI創作創意海報和詩詞歌賦或文創,更輔助老師智能設計互動思辨、模擬研創、分層作業等互動‘啟思創辨’教學環節。”廣西容縣六王鎮中心學校語文學科AI教學實操訓練中,老師們紛紛感嘆,課堂活了!

培訓現場。陳海榮攝

培訓現場。陳海榮攝

今年以來,一場惠及容縣超18萬學子的教育生態變革正在鋪天蓋地開展。該縣教育局構建“1+3+5”教育數智化轉型體系:制定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規劃1個,建立政策保障、資源建設、督導評估機制3個,實施教師素養提升、示范校創建、課程研發、校企合作、素養培育工程5個。隨后組織全縣1.2萬多名教師參加“線上”《教育新基建背景下的AI教學應用》的雲端講座,以鮮活案例破解教師對AI應用的認知焦慮﹔“線下”派出率先AI學科教學骨干團隊分赴城鄉各學校開展“手把手”實操練兵,破解教師對AI教學的實操焦慮﹔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還紛紛主動擁抱AI教學“春風”,自主開展2萬多人次實訓,形成了“城鄉聯動、上下競動”的發展格局,全面引爆教師應用AI開展作業批改、學生管理、個性成長、家校疏導等,實現用科技傳遞課堂的溫暖,用數智滋養學生的成長,用智腦實施個性化的教學與評價,推動教師及教學向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現代化的方向轉型。

容縣教育局技信中心副主任封業銘介紹,目前,全縣12個教師學科組結成200多個“數字教研共同體”,實現縣鄉資源共享﹔已建成600多個本土化AI教學案例庫,500名“雙師型”教師實現從技術使用者向數智教學設計者的躍遷。容縣中學出台《AI教學數據使用規范》,率先建立技術應用倫理框架﹔容縣職業中專籌建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布局人工智能前沿專業。通過“AI+教育”的深度融合,讓“一生一策”個性化成才成為常態。下一步,還將深化本土化AI教學案例庫,實現教學數據在全縣學校間的“細胞級”互動,推動教育數字化全要素轉型和提質增效。(潘玉佳、李鐘禮)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