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醫學院:春風吹衣角 幫扶暖人心

3月24日中午,右江民族醫學院百東校區和百城校區校園內出現了暖心的一幕:一批原本滯銷的柑橘在學校的積極推動下,走進校園,成為師生們口中的甜蜜,也為果農們解了燃眉之急。這一消費幫扶行動,不僅體現了學校的社會責任,更傳遞出了濃濃的人文關懷。
西林縣是右江民族醫學院的定點幫扶縣。今年初西林縣的果農們種植的黃美人柑橘迎來了豐收,但隨著市場的波動,豐收的柑橘卻遲遲未能找到銷路,造成滯銷現象,果農們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如果柑橘賣不出去,我們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不僅會減少家庭收入,還會影響果樹來年的生長。”一位果農無奈地說。面對困境,他們急需幫助。
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迅速與果農聯系,為該縣滯銷的黃美人柑橘開通了一條“綠色通道”。經過多方努力,一車車新鮮採摘的柑橘,帶著泥土的芬芳,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校園。
為了幫助果農解決銷售難題,學校黨委向全校師生發出了自願購買黃美人柑橘的號召。倡議一經發出,便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響應。
在百城校區,老師同學們挑選柑橘。廖聲月攝
在學校食堂門口的柑橘銷售點,一個個金黃飽滿的柑橘整齊擺放,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購買。“這些柑橘口感清甜,水分很足,而且購買柑橘還能幫助果農,這樣的好事我們肯定要支持。”一位老師說。不少同學表示,要號召更多的朋友一起購買柑橘,為果農貢獻一份力量。
看到柑橘能夠順利銷售,果農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們對學校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謝學校,感謝師生們。”
據了解,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僅用兩天時間,就成功銷售了2萬多斤柑橘,為果農解決了燃眉之急。
在百東校區,老師同學們挑選柑橘。江海濤攝
近年來,右江民族醫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強化各方面資源力量,積極開展消費幫扶工作,年均消費幫扶金額達到400多萬元,每年直接為定點幫扶的6個村村集體經濟增收60余萬元,有效助力幫扶縣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連續五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幫扶考核中獲評“好”的等次。
此次幫助果農解決黃美人柑橘滯銷問題,只是右江民族醫學院鄉村振興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學校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關注幫扶縣的發展需求,不斷探索創新幫扶模式,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用實際行動書寫鄉村振興的“右醫篇章”。(右江民族醫學院鄉村振興辦、廖聲月、江海濤、范麗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