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大:助推“海上糧倉”建設見成效
北海市擁有3075.9平方公裡遼闊壯觀的海域、668.98公裡蜿蜒曲折的壯美海岸線,漁業資源、水產養殖業和海洋旅游資源豐富,魚類品種多達500多種,擁有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目前全市養殖企業(場、戶)1.9萬家,水產養殖面積58.06萬畝,是廣西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出口基地,海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北海市人大常委會秉承大食物觀,致力於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尤其自2024年以來,緊緊圍繞“海上糧倉”建設目標,探索上下聯動工作機制,深化市、縣(區)人大工作協同,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為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鏈、推動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人大力量。
開海交易。莫耀平攝
堅持守正創新,加強聯動溝通
北海市人大常委會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北海市人大系統上下聯動工作的通知》,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加強與縣(區)人大的溝通反饋,做到監督計劃共商,重要任務共推,助推“海上糧倉”建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聯動前共商議題。北海市人大根據市、縣(區)人大年初相互通報年度工作思路和計劃,以“助推特色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將推動海洋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市、縣(區)兩級2024年聯動監督的主要內容,尋求工作上的共同點和切入點,以便市、縣(區)人大及早謀劃安排。
——聯動中溝通情況。北海市人大圍繞“服務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助推‘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主題,針對漁港規劃建設、漁業安全生產、水產品質量管理、漁業資源保護等情況,組織各級代表參與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調研、座談研討等活動。縣(區)人大及時上報工作開展情況,包括聯動的成效、發現的問題困難、意見建議等。市人大合理吸納縣(區)人大意見建議,協調解決問題。
——聯動后共享結果。北海市人大緊盯問題難點,形成涵蓋完善漁業發展保障體系、提升漁業產業水平、增強漁業安全管控能力等9項內容的審議意見,清單式列出監督事項,通過“監督—落實—再監督—再落實”方式,督促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解決難題,強化監督實效。北海市人大及時向縣(區)人大反饋聯動進展、聯動結果及有關經驗做法,並邀請參加聯動的基層人大有關人員列席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專委會議。
堅持以上聯下,開展“三大監督”
北海市人大組建市人大農業農村領域代表小組,對熟悉領域的海洋漁業工作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加強與縣(區)人大的聯動,指導基層人大參與聯動,助推“海上糧倉”建設。
——圍繞中心大局開展監督,與黨委同向。北海市人大全面貫徹北海市委決策部署,圍繞全市確定的向海圖強發展戰略制定監督計劃。2024年以來,與縣(區)人大聯動,開展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標准化池塘養殖、陸基圓池循環水養殖情況以及科技創新、推動構建新質生產力等調研,督促地方政府探索開發抗風浪網箱養殖、工業化養殖、小拱棚對蝦養殖和浮筏(球)貝類養殖等設施漁業。目前全市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個,累計投放人工魚礁3716座﹔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3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1個。建設重力式深水網箱標准箱1876口,主要養殖品種為金鯧魚、真鯛、紅鰭笛鯛、石斑魚等,年產量3萬多噸,產值超10億元﹔工廠化養殖水體17.7萬多立方米、小棚對蝦養殖2.7萬畝。
——圍繞年度重點開展監督,與政府同力。北海市人大結合市、縣(區)政府在年初人代會上提出的工作任務,以及日常監督中發現的薄弱環節,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與現代漁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產業化水平亟待提升等問題,通過上下聯動,提出了優化設施漁業發展空間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海洋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和海洋捕撈等意見建議,由市人大農委溝通相關職能部門跟進解決,加快推進水產品加工、物流、貿易產業發展,推動監督工作走深走實。目前全市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水產品加工企業45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14家,水產品總量和產值穩居全區第一。
——圍繞社情民意開展監督,與人民群眾同心。北海市人大結合市、縣(區)人大開展“雙聯”工作提質增效行動和市、縣(區)人代會會議期間分團討論審議情況,充分吸納基層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將海洋漁業發展中涉及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督辦,督促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落實。北海市人大針對群眾一直關注的非法捕撈、非法用海等問題,督促海洋漁業監管部門加強海洋和漁業執法,開展中國漁政“亮劍2024”、伏季休漁執法等專項執法行動,2024年以來共查處涉嫌海洋漁業違法案件260宗,清理取締涉漁“三無”漁船217艘。近三年全市共清理整治非法佔海養殖面積3.86萬畝。(韋韓克 劉貴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