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推進農業強市建設
近年來,欽州市圍繞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聚焦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通過抓緊抓實農業農村體制改革,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生產關系,加快農業強市建設。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妥推進
欽州市聚焦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到期延包工作,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准備工作。採取試點先行方法,總結推廣欽北區小董鎮那道村整村延包試點工作經驗,分類指導各縣(區)做好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各項前期准備工作。
設施農業用地審批程序簡化
欽州市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和破解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難題,將設施農業用地審批權限下放至鎮政府(街道辦),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由當地的鎮政府備案后交縣(區)自然資源局以及農業農村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后在全國設施農業用地監管系統上圖入庫。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已備案並完成上圖入庫的設施農業用地共4283宗,入庫面積821.57公頃,有效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
農業科技支撐不斷強化
欽州市通過建設創新創業平台,夯實產業轉型升級基礎。先后引導企事業單位建設星創天地、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創業平台,助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截至2024年12月底,共培育國家備案星創天地2個、自治區級星創天地4家、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2家。聚焦服務“一鎮一品”特色產業,先后認定大紅柑種植與加工、茶葉種植加工等領域技術的市級創新中心5家,為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帶動群眾創業就業,助推區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平台支撐。同時,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2024年全市推廣水稻增密增穗技術86.47萬畝、“一噴多促”技術14.11萬畝、拋秧技術118.85萬畝、水氣平衡栽培技術189.23萬畝,助力實現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實現“五年連增”。
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推進
欽州市堅持把試驗區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發展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以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成樣板為目標,充分發揮城鎮對鄉村的帶動作用,強化鄉村對城鎮的服務功能,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打造了武利鎮一江兩岸,豐富了群眾休憩場所,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建設了武利工業園區,構建了以工帶農格局,實現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探索推進農村產權和權益制度改革,深化“三變”改革示范縣創建成果,提升白石水鎮南明村+良江村的“農文旅學”融合發展項目、北通鎮那新村民宿(合資合股)項目等5個農村“三變”改革示范項目。探索推進山泉水資源合作開發、土地入股充能電站項目,進一步拓寬試驗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支農惠農模式不斷創新
欽州市圍繞保障農戶穩產增收,降低農戶種養成本,創新探索“保險+期貨”模式,推進糖料蔗產業發展。2024年欽州糖料蔗“保險+期貨”項目成為鄭州商品交易所“保險+期貨”落地廣西4個項目之一。全市簽定糖料蔗訂單合同21358份、訂單面積24.14萬畝,有力推動糖料蔗訂單管理信息化,密切企業蔗農利益聯結關系,鑄牢了甜蜜事業根基。據統計,項目總保費規模約210萬元,為124個家庭農場、大戶的2.47萬畝糖料蔗提供了超過8000萬元價格風險保障。項目保障周期為3個月,最終實現賠付金額超228萬元,有效發揮了“保險+期貨”創新模式的市場風險保障作用。(左科舉 韋思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