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促穩崗就業解民憂 助力經濟發展

![]() |
落地加工企業為群眾提供就業渠道拓寬就業崗位 |
靖西市通過構建平台、強化服務、搭建載體,將就業服務窗口前移到家門口,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使群眾和企業在家門口即能“職”達,雙向奔赴,促進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解決企業、群眾招工難、用工難的問題。
構建平台,實現就業服務全覆蓋
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點)。在19個鄉(鎮)和易地搬遷安置點建成20個標准化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在重點村街、邊境一線建成5個家門口就業服務點,將基本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實現“15分鐘”家門口就業服務圈。培育和用好317名村級就業網格員,通過網格員每月掃樓入戶排查,精准收集勞動者信息、掌握就業需求第一手材料,借助“數字人社”平台,籌集就業崗位,精准匹配供需兩端,真正實現“好工作就在家門口”。
建設“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在市中心、農貿市場等零工人員聚集較多的地方,建有1個零工市場和3個零工驛站,為打零工人員遮風擋雨。
建設“零工車間”。對用工靈活性強、招用暑假工和短工的22家企業,建設為“零工車間”,讓暑假工、零工人員根據自身時間靈活就業。
建設勞務協作服務中心。在城區人員密集地建有標准化的勞務協作中心,將就業服務窗口前移,如:將創業貸款、失業登記等就業服務事項由勞務協作中心推送到后台即可辦理,解決群眾跑路難問題。
強化服務,實現就業服務更便捷
強化家庭服務,解決就業顧慮。在易地幫扶搬遷安置點“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內建設兒童樂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等設施,為在企業工作的人員提供子女照看等服務。目前,安置點共有32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200個,已有450名脫貧戶長期進廠就業。
優化擔保貸款服務,助力創業帶動就業。為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提供“創業貸”,有效解決創業者資金難的問題,帶動7300多人就業。
舉行技能培訓,提升就業本領。開展“訂單式”培訓,共組織培訓班26期,培訓人數1100多人,計劃專項培訓繡娘1500人次以上,實現居家就業,促進庭院經濟發展。
開展推介活動,拓展就業途徑。開展專場招聘和夜市招聘共94場,參與活動人員達6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8200多人。
搭建載體,實現就近就業
加大企業落戶,促進邊民就地就業。目前已建成2個落地加工園區,引進落地加工企業50家,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扶持就業幫扶車間,保障脫貧勞力穩定就業。目前,62家幫扶車間帶動就業5600多人,其中脫貧人口1300多人。
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困難群眾兜底就業。針對脫貧人口和監測幫扶對象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目前,靖西市累計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8600多個。
創新就業渠道,拓寬就業門路。針對易地搬遷安置點人口多,就業不穩定的特點,創新打造“家門口”就業創業一條街,劃出免費38個固定攤位和40個流動攤點,讓脫貧戶自主經營靈活創業。(黃日濤 楊翔)
來源:靖西市人大常委會
![]() |
靖西市人社局開展專場招聘和夜市招聘為群眾提供就業機會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