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興安縣湘漓鎮:冬日田不閑 增收好路子

2024年11月26日10:45 |
小字號

春不忘耕,冬不賦閑。為進一步盤活閑置土地,推動群眾持續增收,入冬以來,興安縣湘漓鎮採取輪作耕種的方式發展“閑田經濟”,持續從“冬閑田”裡找效益。

用好集體資產,持續提升收益。近年來,湘漓鎮緊緊抓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政策、項目機遇,新建了一批蔬菜大棚、物流倉庫、打蠟廠等集體經濟資產。湘漓鎮積極牽線搭橋,引進合作方,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民增收。桂林亦元生現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包的犁頭村10畝大棚,已經種上了藥材——槲蕨,實行訂單農業,推進槲蕨規模化育苗,畝均收入可達10萬元。依托麥源、普頭集體經濟資產建成的湘漓北渠產業示范基地,租賃戶李運堂已經種下了15畝線椒,每天至少雇佣30個工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積極開展土地流轉,提高閑田使用率。為解決村民耕種“冬閑田”意願不高的問題,湘漓鎮積極推動種植大戶進行流轉,實現規模化種植。興安縣海洋河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湘漓鎮江口村長期租賃220畝的連片田地,採取稻谷、玉米輪作的模式,防止出現“冬閑田”。興安縣富有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湘漓鎮源河村委社口村租賃50畝“冬閑田”種植羊肚菌,目前已完成簡易大棚的搭建工作,預計春節前上市,羊肚菌作為市場上的“緊俏貨”,售價高達50元/斤。

做好支持保障,持續釋放“閑田”效益。近年來,湘漓鎮不斷探索解決田地季節性撂荒問題的方法,通過領導干部到田間地頭辦公,邀請農技專家、科技特派員、金融特派員到基層服務,宣傳落實惠農政策等方式,解決種植戶的痛點、難點問題,讓閑田轉“忙”,做到“地盡其用、技惠於民”。據不完全統計,湘漓鎮今年已經在冬閑田裡種植玉米超過500畝、菜花1500畝、萵筍550畝、白蘿卜330畝、辣椒200畝,菌菇類80畝等。(黃俊)

來源:興安縣委宣傳部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