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廣西林業綜合實力全國領先 向萬億元產業目標沖刺

2024年11月22日08:32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冬日暖陽之下,八桂大地,處處綠意盎然,盡顯生機與活力。

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廣西是中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作為全國首個央地共建的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廣西森林資源豐富,林業產業發展優勢明顯。近年來,廣西立足林業資源優勢,持續深化林業改革,強化生態和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壯大林業產業,林業綜合實力全國領先。2023年,全區林產業總產值9569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位。今年,廣西深入貫徹實施萬億林業產業三年行動,預計全年全區林產業總產值將實現萬億元目標,並成為全國首個林草產業產值破萬億元的省區。

筑牢南方重要生態屏障

初冬時節,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鳳翔村的石山內,悄然綻放出了一抹翠綠,令人驚艷。

然而,眼前這滿目蒼翠的土地,以前卻是一片裸露的嶙峋石山。“以前村民上山砍柴,亂放牛羊,石山光禿禿,滿山不見一點綠。”村民覃毅說。

在付出水荒糧缺、山洪暴發的慘痛代價后,村民們開始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集體商議將禁止亂砍濫伐列入村規民約,並在山坡上種植任豆樹。經過一段時間的綜合治理,曾經裸露的石山重新披上綠裝,每一片山崗都散發著勃勃生機。

環境乃民生之基,廣西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地制宜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森林資源總量實現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0.2%,位居全國第3位。全國岩溶地區第四次石漠化調查顯示,與2016年相比,廣西石漠化土地減少面積720萬畝,重度石漠化土地減少面積居全國第一位。

廣西還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全區連續16年每年植樹造林300萬畝以上,人工林面積超過1.5億畝,居全國首位。

生物多樣性更豐富

今年以來,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良好的生態吸引著白腰燕鷗、海南鳽等各類罕見珍稀鳥類造訪。近3年來,在該保護區越冬棲息的候鳥超過10萬隻。據統計,廣西目前記錄有分布的鳥類達757種,每年從廣西上空飛過的候鳥約有400種。

與此同時,近一年來,廣西有70余種新物種和新記錄種驚艷“上新”。今年8月,廣西林業科研團隊在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創建區綜合科學考察時,發現了5個在全球從未被描述報道過的蜘蛛抱蛋屬新物種,使廣西這一種類從87種增加至92種。

廣西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重點區域之一,越冬候鳥增多、新物種不斷井噴式曝出、瀕危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數據的頻頻刷新,是廣西良好生態穩步提升的有力見証。廣西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3位,已知陸棲野生脊椎動物1151種、野生高等植物10466種,是白頭葉猴、貓兒山小鯢、元寶山冷杉等世界瀕危保護物種的唯一家園。

廣西堅持以創建西南岩溶國家公園為重點,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建立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地223處,使得境內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物種、89.7%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以及約44%的紅樹林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初步形成了層級分明、類型多樣、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生物保護成效持續提升。

產業發展綠色崛起

走進廣西最大的實木家具生產、集散基地北流市,大大小小的生產車間內,木料經開料、烘干、切割、打磨、噴漆、裝釘等一系列程序,完成了從原木到高端綠色家具的華麗變身。

北流市實木家具產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起初隻有數十名農村木匠聚集在西垠、新圩公路兩旁零散地,從事實木沙發套料生產。2017年,為推動家具產業發展,北流打造“一街、兩鎮、三區、百億、千企”家具產業大街。目前,全市有木材、實木家具生產企業600多家,家具零售企業800多家。其中,有1000多家生產與銷售企業落戶廣西北流市實木家具產業核心示范區,家具產業鏈從業人員達5.36萬人,年產值64億元。

從零星分布的小作坊式生產到“中國南方實木家具之都”,從無到有並逐步形成大市場、大產業,北流家居產業的崛起是廣西加快推進現代林產加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廣西是林業資源的“富礦區”,蘊含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目前,全區木材年產量超4200萬立方米,以約佔全國5%的林地,生產出佔全國近40%以上的木材,穩居全國第一位﹔木材加工和造紙產業產值達3900億元,並成為全區第4個超2000億元產業。全區人造板產量超過7300萬立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的人造板生產基地,培育了三威、高林、祥盛等品牌,享譽全國。

近年來,廣西以央地共建廣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為牽引,出台《關於推進新時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廣西萬億林業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為林業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潛力全面激活。

廣西希望在山,潛力在林。八角、鬆香及其深加工產品佔世界貿易量的50%以上,茴油、肉桂、桂油佔全國的90%以上,是全國最重要的林化產品生產基地。

多年來,廣西把生態理念刻在了山林間,將佔全區林地總面積90%的集體林地作為林農發展林業產業增收、脫貧致富的主戰場。全區種植油茶的林農超過600萬人,種植核桃的超過200萬人,林下經濟發展惠農超過1200萬人,產值達1348億元。

從過去種樹、砍樹的“木頭經濟”到木本油料、林下經濟、綠色家具家居、花卉苗木、森林旅游康養的“生態經濟”,廣西林業產業已初步形成一二三產全覆蓋、多元主體同參與的發展格局。

廣西切實加強“內聯外引”,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林業改革開放促進區。通過搭建世界林木業大會這一世界性高能級開放合作平台,桉樹、油茶等廣西特色優勢林業產業走出國門,成為林業合作國際樣板,發展潛力后勁十足。(記者 王艷群 通訊員 張雷 李明祺)

(責編:李敏軍、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