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靖西:“串珠成鏈”打造高品質旅游業態

2024年11月21日10:56 |
小字號

靖西渠洋湖風光
靖西渠洋湖風光

靖西市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邊境旅游試驗區為目標,積極融入自治區“三地兩帶一中心”升級版建設,全力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902.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97.1億元﹔2024年,預計接待旅游總人數1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06億元。

高起點謀劃,構建旅游新框架。將“全域旅游”和“文旅振興”列入靖西“五大戰略”和“1366”興邊富民目標任務體系,立足沿邊開發開放、旅游資源豐富和民族風情濃郁等優勢,勾勒“一城一園五區”旅游發展新格局,編制完成《靖西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靖西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十四五”規劃》《靖西市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將靖西打造成為邊境旅游改革創新的先行區、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窗口、維護邊境文化安全的新平台。

打造文旅品牌,提升旅游影響力。圍繞自治區賦予百色的中越邊關風情旅游帶戰略定位,採取亮珠、串珠、強鏈方式,串聯核心吸引物,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打造靖西高品質旅游業態。打響擦亮“山水邊城 錦繡靖西”文旅品牌,以龍潭國家濕地公園、乒乓主題體育公園為核心,打造山水康養旅游線路,借助舉辦“絲路杯”中國—東盟乒乓球賽、2024年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靖西賽段、2024全國鄉村乒乓球(村乒)邀請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提升康養旅游品牌影響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每年安排1000萬元以上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政府平台每年融資3億元以上用於景區景點規劃和開發建設,成功打造通靈大峽谷、舊州、鵝泉等6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錦繡古鎮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繡蘊坊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一批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和產品。

培育精品線路,推進旅游帶建設。大力推進通靈大峽谷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三疊嶺景區、鵝泉—舊州漂流帶等景區串連成線,加快打造鵝泉—舊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以G219國道、龍邦高速等交通干線為主骨架推出邊境精品自駕游線路,舊州村壯鄉民俗風情游路線和“山水邊城 錦繡靖西”山水田園游路線分別入選文旅部“鄉村四時好風光”及“大美風光在路上”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深化與越南高平省的文化旅游合作,穩步推進胡志明革命足跡陳列館、中越友誼紀念林等項目建設,不斷開發“赴越南高平省1—2日游”等跨境旅游新業態。豐富營銷推介方式,開展直播營銷、頭部代言、網紅打卡等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活動,加大對廣州、深圳、雲南、貴州等重點地區營銷推介。利用粵桂協作機制,打造多個文旅宣傳打卡點。與崇左等周邊地區開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游客互送等,進一步拓展靖西客源市場,提升文化旅游的整體競爭力。

提升管理水平,賦能旅游業提質。培育星級酒店13家,星級飯店5家。全市A級旅游景區實現二級公路通達、公交線路直達。承辦第二十二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夏令營、中越邊民大聯歡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組織開展“廣西三月三·錦繡新靖西”、中國靖西“端午藥市”、七夕繡球節、中秋花燈節等重大傳統節日活動,推動“旅游+體育賽事”“旅游+節慶活動”融合發展,滿足不同游客需求。推進大香糯、大果山楂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實現美食市場化、品牌化,大力發展靖西壯藥等康養產品、腰果等邊境特色食品,不斷提升“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服務品質。在易地搬遷安置點“老鄉家園”建設繡球生產“幫扶車間”,帶動20多個村屯680位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2023年,全市生產繡球50萬個,產值超2000萬元。靖西繡球、壯錦等文創產品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還遠銷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嗨玩一夏·親水避暑”通靈避暑季、“金秋九月惠游季”等主題活動大幅度提升游客的娛樂體驗。

來源:靖西市人民政府

鵝泉晨曦
鵝泉晨曦
靖西通靈大峽谷瀑布
靖西通靈大峽谷瀑布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