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縣:“四力”齊發 續寫糧食安全發展新篇章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期,浦北縣晚造水稻陸續進入收割期,金色稻浪在微風中翻騰,收割機在稻田裡來回穿梭,處處呈現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浦北縣是廣西糧食生產大縣,今年以來,該縣堅決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保障水稻農業高質量發展,續寫糧食安全發展新篇章。據統計,該縣2024年水稻總面積、總產量比2023年穩中有增,分別達65.85萬畝、22.83萬噸以上,2024年糧食生產總面積、總產量實現雙增長。
組織保障得力。浦北縣是廣西33個農產品主產區,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壓緊壓實糧食安全責任,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抓緊抓牢糧食生產,堅決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扛穩扛牢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實行縣、鎮、村三級和縣田長、鎮田長、鎮網格長、村田長、村網格員五級管理的“三層五級”農田網格監管機制,做到守好“責任田”,管好“責任區”,為推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政策補助給力。該縣嚴格落實田長制,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紅線,保障耕地面積不減。嚴格制訂實施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國家水稻綠色高產高效行動、水稻玉米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行動、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行動等實施方案,大力推行“家庭農場+示范區”“合作社+示范區”“龍頭企業+示范區”等經營模式,推進訂單種植、產銷對接,打造全產業鏈條。全縣2024年水稻綠色高產高效行動創建10個千畝方和2個萬畝片,輻射帶動10萬畝以上。分區域分品種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糧油品牌,實現優產優銷、優質優價。
“今年我種植30畝優質稻,獲財政獎補5000元。”福旺鎮中山村委東村脫貧戶李興感激地說。據了解,該縣對種植優質稻的5113脫貧戶發放了322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縣2024年度共發放了耕地地力補貼2806.07萬元,惠及種糧群眾115827戶﹔完成稻谷生產補貼4.254萬戶1268.39萬元,充分調動了群眾種植優質稻的積極主動性,進一步夯實“糧豐增產增效大局穩”的根基。
持續提升地力。該縣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不斷完善農田基礎設施。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三年行動,繼續推動2023年度3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全縣建成渠道100.33km、塘堰(壩)8座、小型攔河壩38座、機耕道路13.46km。全縣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33.59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74.23%,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積極推廣應用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深鬆(深耕)整地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措施綜合比例達86%以上,土壤的肥力逐步改善,耕地質量等級穩步提升。積極實施、超額完成第三次全國土壤年度普查外業調查採樣任務,浦北縣獲自治區土壤普查辦通報表揚。
科技賦能添力。10月16日,在福旺鎮大灣村測量現場,縣農業農村局測產小組在晚稻高產攻關田間抽取了5塊稻田樣本,通過丈量、收割、脫粒、稱重等流程,結合測量面積等方法。經技術人員測產和初步統計,福旺鎮大灣村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折干谷)最高畝產585公斤,最低畝產496公斤,平均畝產540.5公斤,比去年平均畝產508公斤增長了32.50公斤,增長率6.4%。
為了實現優質稻高產高效的攻堅目標,浦北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及科技特派員圍繞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抓好優良品種和關鍵技術推廣、大力推廣應用水稻增密增穗、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管理、水氣平衡技術推廣、無人機病虫害統防統治、“一噴多促”等先進技術,指導合作社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手段,實現稻谷生產規范化管理。推行統一良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虫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的“五統一”,實現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配套,將專家產量轉化為農戶產量,把典型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據了解,浦北縣實施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29片,面積3960畝,輻射帶動全縣高產示范田面積2.5萬畝,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馬啟崇 勞成麗 覃春麗)
來源:浦北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