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住宅老舊電梯可按群眾意願更新改造

11月10日,記者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廣西四部門聯合印發《廣西推進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有序推進住宅老舊電梯、供水設施、燃氣等設施設備更新。到2027年底,全區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在用設施設備水平明顯提升。
對住宅老舊電梯進行更新、改造或大修
“我們小區的電梯已經使用了近20年,基本每個月都會出現故障。”市民李女士居住在南寧市青秀區金湖路附近某小區,她說,該小區有10余個單元樓棟,其中有2個單元的業主在2021年自籌資金更換了本單元的電梯,其他單元因為業主意見不統一等多種因素仍使用著與住宅同齡的老電梯,運行過程中經常發生故障需要維修,給業主生活帶來不便。
《方案》的出台,讓李女士的煩惱有望得到更好解決。《方案》提出,對投入使用時間長、配置水平低、運行故障率高、安全隱患突出、群眾更新意願強烈的住宅電梯,結合隱患排查或安全風險評估情況進行更新、改造或大修,更新后須滿足經濟適用、安全耐久、運行平穩、綠色環保和通信暢通等要求。各地要做好老舊電梯調查摸底工作,結合居民意願,指導推動電梯產權人實施電梯更新改造,有序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方面,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適應老齡化需要,堅持政府引導、業主自願、屬地管理、規范安全的原則,綜合考慮居民意願、住宅結構條件、使用功能、安全經濟等因素,統籌安排、穩步推進。加強新增設井道、疏散通道等相關構筑物的審批和驗收,電梯加裝前應落實好使用管理、安全維護等責任主體。
更新改造存在問題的小區二次供水設施
隨著城市高層建筑不斷增加,二次供水方式已廣泛應用於高層住宅。由於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標准不統一,管理主體多元化,日常維護不規范,造成部分小區內部供水管道“跑冒滴漏”,存在水質被污染風險等問題。
對此,《方案》提出,更新改造存在影響水質達標、老舊破損、國家明令淘汰、能耗高、運行效率低等問題的城市(縣城)自來水廠及附屬泵站內設備、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調蓄)設施設備。其中,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調蓄)設備包括成套設備、水箱、水泵及附屬設施設備、自控設備、安全防范設備、水表等,鼓勵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向公共供水企業移交。同時,實施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推進南寧市實施漏損治理試點城市建設,到2025年底,全區城市(縣城)平均公共供水管網綜合漏損率保持在9%以下。
廣西還將持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效能顯著提升,設區市、縣級市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完成提標改造,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推進排水管網建設改造,重點改造易造成積水內澇和混錯接的雨污水管網。到2025年底,基本消除全區現有402個易澇點和歷史上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秩序的易澇積水點,形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內澇應急處置體系。
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數字哨兵”
燃氣、供水、電網、橋梁等與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安全運行的保障,被喻為“城市生命線”。
讓科技為城市安全保駕護航。根據《方案》,廣西將在各設區市全面實施城市生命線工程,推動燃氣等城市地下管網、市政橋梁隧道、地下綜合管廊以及窨井蓋等完善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加裝和更新,並配套搭建監測物聯網,實現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推進新建城市基礎設施物聯智能感知設備與主體設備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燃氣安全事關千家萬戶平安幸福。《方案》明確,加快城市燃氣管道老化設施更新改造,對排查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管網、廠站等設備設施和使用年限20年以上、經評估存在安全風險隱患的燃氣管道,要及時納入老化更新改造計劃並加快改造建設進度。加快推進用戶端不鏽鋼波紋管、報警器、切斷閥、自閉閥等加裝升級和老舊燃氣表更換。鼓勵在更新改造的基礎上實施智能化提升建設,提高液化石油氣領域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運營水平。(記者韓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