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智慧口岸”建設加速推進
1—9月全區口岸進出口貨運量達1.55億噸

記者近日從廣西商務廳獲悉,今年以來,廣西推動口岸開放特別是“智慧口岸”建設取得新成效。今年1—9月,全區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55億噸,同比增長3%﹔出入境交通工具113萬輛(艘、架、列)次,同比增 長 46.2%﹔出入境人員1031.5 萬人次,同比增長92.4%﹔通關貨值8805.4億元,同比增長14.6%。
近年來,隨著廣西“智慧口岸”建設加速推進,廣西口岸通關的便利化、口岸的智慧化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全區公路、空港、海港等口岸內,人享其行、貨暢其流,呈現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公路口岸方面,廣西探索智慧口岸“一體化”監管模式,將海關、邊檢傳統“分段式”查驗創新為“並聯式”查驗,推進設施設備集約共用、通關數據一次性採集、監管信息互通共享,實現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為推動口岸通關便利化,廣西打造公路口岸通關物流協同平台,為企業減少3份紙質(電子)貨物信息的單証和7個人工環節,節省作業時間約3小時,目前平台累計處理業務總量34萬余票﹔建設內河口岸通關物流協同平台,通過數據共享及提供申報服務通道方式,避免企業重復提交紙質或電子版單証,節省作業時間約1小時﹔建設鐵路口岸通關物流輔助系統,實現鐵路中心站業務辦理無紙化,為企業減少5份紙質單証和2個人工環節,節省作業時間約2小時。
在空港口岸方面,通過打造廣西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實現航空口岸艙單申報、卡口預約放行、貨物查驗等業務無紙化電子化辦理,全流程、全周期物流鏈可溯可視可控,提升航空口岸通關效率﹔開發智慧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集成“安全生產一張圖”“智能巡查”“吹哨管理”“聯合調度”等功能,助推安全生產工作提“智”增效﹔打造“智慧空港”示范項目——“邕之翼”智慧航空物流綜合服務平台,對航空物流全鏈條作業節點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實現貨物信息高效流通、口岸各方快速響應。
此外,廣西海港口岸“智慧灣”系統建設不斷升級,通過多部門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與協同作業,實現艙單申報、理貨等業務的無紙化辦理,提高了企業通關時間。目前,系統覆蓋全區海港口岸業務95%以上,累計處理業務總量98萬票。(記者 胡光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