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零工“小市場”服務就業“大民生”
近年來,柳州市融安縣持續深入推進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著力構建布局科學、服務優質、保障完備、運行高效的零工市場體系,不斷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機制,千方百計織密脫貧群眾就業保障網,讓零工“小市場”服務就業“大民生”,為實現脫貧群眾高質量充分就業、穩固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釋放獎補政策紅利,全面提升政策“支持力”
聚焦低收入脫貧戶就業增收,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持續增收,為低收入脫貧戶“量身定制”就業幫扶措施,確保政策直達脫貧群眾。一是制定《2024年融安縣就業難低收入脫貧戶(監測戶)靈活就業獎補及相關企業帶動就業獎補工作方案》。打好“引進來+送出去”組合拳,創新引進手工活企業落地投產+外地企業“派單”,鄉鎮、村(社區)“接單”模式。鼓勵脫貧群眾從事勞動技能要求低、務工時間和務工地點機動靈活的手工活及其他零工,實現家門口就業、居家就業。二是投入粵桂協作資金300萬元保障獎補資金。目前全縣12個鄉鎮已全部對接聯系手工活企業在本鄉鎮派單(其中引進投產企業1家),符合申請條件的手工活、其他零工超1670人,其中544人獲最高獎補1200元,帶動獲得獎補低收入脫貧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強化零工市場建設,筑牢靈活就業“蓄水池”
因地制宜建設“開放式、共享式、集約式”零工市場和零工驛站,發揮政府購買服務作用,不斷提升零工市場和零工驛站智能化、專業化服務水平。一是創新打造“老王送工”零工驛站。以“企業派單、群眾點單、老王接單”模式,實現脫貧群眾與企業就業供需無縫銜接。投入粵桂協作資金25萬元,用於“老王送工”驛站送工補貼,以易地搬遷小區脫貧戶為重點服務對象,帶動輻射其他脫貧戶、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有效緩解易地搬遷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難問題。目前已為1269戶搬遷戶提供零工崗位,累計送工12000多人次,人均增收超2500元。二是“繪制”靈活就業服務網絡“地圖”。建立零工“即時快招”服務模式,合理布局縣鄉零工驛站網絡,精准對接企業用工需求,打通企業和求職者間信息壁壘,提升用工服務質效,為勞資雙方架起就業服務“暖心橋”。截至目前,已在融安縣浮石工業園和粵桂協作產業園建立園區零工驛站(就業服務站)2個,在城區傳統零工聚集的“馬路市場”建成零工驛站2個,在8個鄉鎮共建立鄉村級零工驛站19個。
拓展“手工+”靈活就業,按下就業增收“加速鍵”
不斷前移就業服務陣地、延伸就業服務觸角,擴大零工驛站服務覆蓋范圍,拓寬就業新渠道,激發就業增收新動能。一是科學設置獎補要求,激發低收入脫貧戶內生動力。強化前期調研分析,完善就業獎補機制,科學設置獲得靈活就業補助的月務工收入標准和務工時長。屬於獎補對象的就業難低收入脫貧戶,從事手工活或其他零工,月務工收入及務工時長達到一定條件的,均可按月獲得務工獎補。二是充分發揮基層力量,發揮縣、鄉、村三級“鐵腳板”優勢,“敲門式”開展就業服務。發揮“1+12+N”效應,即“1”個縣級聯動,人社、財政、易地搬遷中心等縣直部門聯動協作,積極引進手工活企業,搭建就業服務“供需橋”﹔“12”個鄉鎮對派單企業予以主動支持,當好“店小二”,做好群眾動員、宣傳、技能培訓等工作,對場地資源整合、產品派送、回收給予支持幫助﹔“N”個低收入脫貧戶獲益,實現“富余勞動力”轉化為“富裕新動能”。2024年6月實施靈活就業幫扶措施以來,融安縣各鄉鎮迅速掀起以手工活促就業的熱潮,新增從事手工活的低收入脫貧戶超270人,從事其他零工的低收入脫貧戶人數超1400人,兌現獎補資金92.66萬元,通過“零工”獲得“零錢”,從而實現就業增收,不斷增強脫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陸迪、趙安勇)
來源:融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