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大手牽小手 共赴一場清廉之約

2024年廣西清廉家風親子研學活動在桂林舉辦

2024年11月01日11:20 |
小字號

10月26日至27日,來自全區的50戶廣西清廉家庭、最美家庭代表共150人相約桂林市,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形式新穎的以“弘揚清廉家風 建設最美家庭”為主題的清廉家風親子研學之旅。

此次活動由自治區清廉家庭建設專責小組主辦、桂林市清廉家庭建設專責小組協辦,通過專題講座導引、家風故事分享、戶外親子實踐等形式,將家庭教育與清廉家庭建設結合、與戶外親子研學融合,讓參加活動的家庭成員在行走中深刻體悟桂林清廉文化、傳統文化、家文化的豐厚積澱,掌握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引領和幫助大家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為親子關系的升溫搭建了一座堅實的橋梁。

廣西清廉家風親子研學活動。

廣西清廉家風親子研學活動。

在歡聲笑語中播撒“廉”的種子

10月26日上午,自治區婦聯家庭教育特聘專家朱曉平以《清廉文化與教育思維》為題作專題講座,採用游戲互動、情景模擬、現場問答等方式,深入淺出地闡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清廉文化、家風文化對家庭、社會、國家的深遠影響,激發了大家強烈的家國情懷。現場掌聲不斷、笑聲不斷,家長、孩子積極參與、暢所欲言,在歡聲笑語中受到浸潤、滋養和激發,不知不覺中,廉的種子、愛的種子已悄然在家長和孩子們心中生根。

“不屬於我的東西不能拿,我要自食其力。”“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更愛我的祖國。”……在講座過程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感想。

“對孩子的愛要講方法,要注重言傳身教,為孩子做清廉的表率,傳承清廉家風。”“老師的講座猶如一縷清風,以‘舍得’‘厚德載物’‘儉以養德’等理念為核心,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體會清廉的內涵。”在場的家長由衷地感慨。

在名人故居解密清廉家風密碼

在位於桂林漓江支流甘棠江上游護龍河西畔的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村,有著1000多年的建村歷史,這就是著名的“中國清官第一村”周敦頤后裔故居。研學家庭走進江頭村,在屹立千年的古建筑群和愛蓮家祠中,沉浸式體驗祠堂氛圍和周氏家族清廉文化,感受著清廉家風的力量,體會著歷史與現代的對話。在朱曉平老師的講解中,家長和孩子們深刻領悟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清廉家風始終是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觀愛蓮祠堂是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和精神洗禮。這座祠堂不僅是周敦頤后裔的家祠,更是‘愛蓮’文化的傳承地。周敦頤以其《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之品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周氏后人,形成了獨特的家族文化和家風。”

“通過周氏后人的詳細講解與老師的精彩解讀,使‘清、廉、正、仁、忠、孝、禮’的價值觀栩栩如生。這種立體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增進了家庭間的親子關系,也深化了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使清廉理念在心中萌芽生長。”

“今天我學到了要做一個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的好孩子,還知道了周敦頤的故事,以后我要像他一樣,做一個正直的人!”7歲的李怡霏小朋友說。在愛蓮家祠裡,孩子和家長們在老師的導引下互相交流感想。

在親子課堂感悟路上的教育和教育的路上

大自然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和能量。10月27日上午,親子研學團走進公園,在親子導師的帶領下,以親子游戲、家長沙龍、孩子與陌生人交流打卡、家庭共同創作的形式開展親子實踐活動,進一步點燃親子熱情,現場氣氛熱烈。

親子游戲加深了家庭的情感鏈接,許多家庭熱淚盈眶。簽名打卡環節,孩子們一次次突破自己,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創作環節,各個家庭結合兩日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巧妙構思,拾取落葉、樹枝、花草等素材啟發孩子創作,作品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展示了孩子對家國情懷、清廉理念的理解和對美的追求與熱愛。

此次研學得到參與家庭的充分贊許,他們表示,這是一次廉潔文化的洗禮,也是一次人與自然的交流,更是一次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親子關系的重塑,每個家庭都收獲滿滿。家長們還將結合自身實際,把清廉理念和良好家風建設貫徹到生活和工作崗位上。

來源:自治區婦聯家兒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