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生態夜校”開課啦!

——南寧市興寧區那考河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舉辦“生態夜校”主題課程

2024年09月04日10:00 |
小字號

“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晚上好!今天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垃圾分類的‘四分法’,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夜幕降臨,在南寧市興寧區的那考河河畔,居民群眾陸續來到燈火通明的那考河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與基層立法聯系點(以下簡稱那考河片區站點)參加“生態夜校”主題課程。

大家一起學習垃圾分類“四分法”,掌握垃圾分類小技巧。

大家一起學習垃圾分類“四分法”,掌握垃圾分類小技巧。

據悉,那考河片區站點是首次推出“生態夜校”主題課程。后續,站點每月將制定1期環保主題,每期安排3節主題課,旨在通過開設不同的生態環保主題課程,給居民帶來異彩紛呈的主題宣講內容,帶領居民動手參與趣味手工實踐,提高居民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呼吁居民群眾自發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志願者。

“生態夜校”的首節課程主要圍繞“垃圾分類齊參與 變廢為寶動手做”的主題展開。課程開始前,10組家庭圍坐在事前准備好小方桌旁,做好上課前准備。課程伊始,人大代表以生動有趣的卡通形象為引子,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大家講述了什麼是垃圾分類,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垃圾“四分類”等內容。同時,人大代表還對現場的小朋友們進行問題抽答,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踴躍舉手搶答的畫面讓現場氛圍感滿滿。隨后,人大代表與大家一起學習《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強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最后,大家一起開啟“變廢為寶”手工實踐。廢舊的雞蛋托、麻繩等材料,經過大家精巧的剪裁、涂色、鑽孔、穿串,變成了一串串色彩繽紛的蛋托小風鈴,和一個個充滿童真趣味的小作品﹔一份份中草藥材和布片也在大家的巧手縫制下,成為中藥香包﹔在漆畫扇子制作環節,大家更是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任意搭配顏料色彩,制作了一柄柄獨一無二的漆扇。參與主題課程的一位小朋友覃安恬說:“這節課太有意思啦,可以學到很多環保小知識,還可以自己動手做環保工藝品,下次我還要跟媽媽來。”

那考河片區站點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夜校”主題課程,通過人大代表及社區工作人員持續有力的宣傳引導,不斷增強居民群眾對垃圾分類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共同營造綠色、文明、美好、和諧的人居環境。(黃海鈞 方晨)

來源:興寧區人大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