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攜手護健康 再續山海情

——記深圳大學總醫院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羅城團隊

2024年07月10日10:3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自2022年3月以來,深圳大學總醫院先后派出9名醫療專家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醫療幫扶團隊帶來的不僅是滿腔的熱情,還有精湛的醫療技術,他們用行動踐行醫者仁心,在仫佬山鄉與大灣區之間架起橋梁,續寫著跨越千裡的山海情緣。

“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仫佬山鄉提升自身醫療服務能力的良好契機。”深圳大學總醫院普外科副主任、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朱恆梁是從粵桂醫療協作到“組團式”幫扶的踐行者和見証人。他來羅城已經是第四個年頭,帶領的醫療幫扶團隊累計接診患者近1萬人次,參與急危重症搶救及疑難病例救治近500次,開展III/IV級手術及示教約600人次,助力建成河池市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河池市重點學科1個,為仫佬山鄉衛生健康事業帶來新的突破和改善。

圖二 深圳大學總醫院“組團式”幫扶團隊深入社區開展義診活動(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供圖)

深圳大學總醫院“組團式”幫扶團隊深入社區開展義診活動。羅城縣人民醫院供圖

強化技術資金幫扶。醫療幫扶團隊立足於臨床科室的出門診、查房、手術教學、疑難病例討論,開展新技術新項目52項,在河池市率先引進全域掃頻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A),是河池市第一家使用葡萄糖監測(CGM)的縣級醫院,提高了放射科、內分泌科、普外科等9個科室的診療能力。此外,爭取專項資金266萬元幫助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購買4K腹腔鏡、全域掃頻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A)等重要設備,幫扶專家還以個人名義捐贈腔鏡手術模擬訓練儀、醫學書籍等物資,總價值約5萬元。

人才傳幫帶是關鍵。醫療幫扶團隊採取“師傅帶徒弟”“專家帶骨干”的“導師制”形式,通過手術示教、教學查房、知識講座等方式系統化培育本地醫療骨干,開創的“金雞山醫學講堂”以及針對業務骨干培養的“金雞山查房規范化項目”形成常態化制度機制推行,開展教學查房約750次,舉辦學術講座約250場,培訓約1.2萬人次,帶教本地骨干醫師(導師制)16人,引進廣東專家到廣西醫院開展交流7人次,遠程共享課程2項,學知識技術蔚然成風。

圖三  深圳大學總醫院超聲科主治醫師、“組團式”幫扶醫生葉婷婷(中)對羅城縣人民醫院醫生進行疑難病例帶教(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供圖)

深圳大學總醫院“組團式”幫扶團隊對羅城縣人民醫院醫生進行疑難病例帶教。羅城縣人民醫院供圖

為了鞏固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成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醫療幫扶團隊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向粵桂兩地醫務人員發放醫療幫扶需求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696份,形成的論文《醫療幫扶中繼續醫學教育的需求調研》發表在《中華醫學教育雜志》。這是中組部實施“組團式”幫扶以來廣東各醫療幫扶團隊中第一個論文形式的成果,為全國的醫療幫扶提供借鑒。

安心才能安業。羅城縣委組織部和縣衛健局安排2名聯絡員專門服務幫扶人才,解決幫扶人才辦公場所、食宿以及生活用品等需求,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差旅報銷、探親休假等制度。縣領導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和談心談話,解決幫扶人才后顧之憂。建立黨建引領機制,指導成立臨時黨支部,在羅城先鋒微遠平台開設“醫往深情”專欄,宣傳幫扶人才先進事跡,營造良好氛圍。

“醫療幫扶為仫佬山鄉醫療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取得了新的成效,如何留住人才依然是團隊和縣醫院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們將繼續關注羅城、幫助羅城。”談及兩年多的幫扶時光,朱恆梁既感到欣慰,也有很多思考。今年5月份,醫療幫扶團隊幫扶期已滿,為做好交接工作,朱恆梁繼續堅守在仫佬山鄉,等新的醫療幫扶團隊到位順利開展工作后,才返回深圳大學總醫院。(龍殿方)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