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全州縣才灣鎮人大:

建好基層立法聯系點 當好民情民意“傳聲筒”

2024年05月17日09:33 |
小字號

近年來,全州縣才灣鎮人大大力推進基層立法點建設,通過筑牢立法“壓艙石”、架起立法 “連心橋”、繪制立法 “全域圖”等舉措,讓立法工作從前期走訪調研、中期意見征集、后期立法實施效果評價等立法全過程實現人民民主,真正讓立法工作面向基層一線群眾,使得基層立法點成為基層選民參與地方立法的“直通車”、法治文化宣傳的“主陣地”。

才灣鎮人大工作人員介紹基層立法點建設經驗。

才灣鎮人大工作人員介紹基層立法點建設經驗。

筑牢基層立法“壓艙石”,夯實立法聯系工作基礎

建設一個基層立法點專業陣地。由桂林市人大常委會和全州縣人大常委會領導現場確認,在才灣鎮政府打造總面積超120平米的基層立法點,投入超40萬元,完成基層立法點軟件及硬件裝修,並結合才灣鎮政法小院一並打造,讓基層立法點與司法、公安、檢察院、法院等信息資源實現平台共享,提升基層立法點的實際運用效果。

建強一支立法聯絡隊伍。由全州縣人大常委會牽頭,從全縣檢察院、法院、公安、司法、鄉鎮人大等系統抽派立法聯系點工作人員,並由基層人大代表、基層選民、村委干部、學校老師等擔任立法信息採集聯絡員,通過定期組織開展立法聯絡活動、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立法及法治宣講活動,讓基層立法聯絡員真正在群眾身邊傾聽群眾意見,成為人民群眾最好的“傳聲筒”。

建好一張基層立法聯絡網。在全縣旅游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鎮級人大履職活動中心、村級聯絡站、村委、自然村、企業及企事業單位設立基層立法信息採集點,與高校、縣法院、縣檢察院、縣法學會、縣級各職能部門等結成協作單位,在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開展基層立法工作,使得基層立法工作深入到村(社區)、學校、機關事業單位、廠礦企業、社會組織、人大代表之家等社會各處,形成點、面、片聯動的聯動工作格局。

架起基層立法“連心橋”,提升立法工作實際效果

辦好一場群眾基層立法信息採集聯絡會。充分了解基層群眾訴求,先后組織在企業、社區、自然村等場地召開基層立法信息採集聯絡會20余場,充分吸收基層選民、村委干部及檢察官、法官、律師等專業法律人士的意見100余條,為《桂林市禁止亂挖濫採砂石土資源若干規定(草案)》《桂林市紅軍長征湘江戰役遺址遺存保護條例》、禁塑限塑立法調研工作等地方性法規提供了有效的建議意見,讓地方性法規立法工作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

用好一張基層立法線上採集二維碼。充分運用好全縣的“智慧·全州人大”平台意見征集二維碼、全州人大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全州政法系統微信工作群、法學專業大學生微信群等線上平台,組織開展線上信息採集、線上問卷調查、線上互動接龍活動30余次,通過線上採集地方立法信息6000余人次,有效地通過線上不同平台渠道擴大了基層立法工作的宣傳覆蓋面,以不同方式採集群眾呼聲意見。

用好一部基層立法地方性法規。經過前期走訪調研、中期意見征集修改、后期立法實施效果評價等完整步驟,推動《桂林市禁止亂挖濫採砂石土資源若干規定(草案)》《桂林市紅軍長征湘江戰役遺址遺存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發布實施,並及時吸收地方性法規的精髓,將地方性法規真正運用到地方自然資源管理管護、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地方文化發展等工作中去,真正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繪制立法普法“全域圖”,形成立法普法工作合力

用好基層普法進校園活動。由基層立法聯絡員與派出所、司法所、學校等單位溝通合作,通過在全縣中小學校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匯聚青春力量”“普法知識進校園”等各類校園普法宣傳活動40余場,受益人次超8000人,有力地提升了各級學生對地方性法規及法律知識的理解,在學生心中從小播種下依法守法的種子,有力地提升了法治化校園建設工作。

辦好基層普法宣傳活動。通過在公檢法司等政法體系工作的基層立法聯絡員的積極組織,在全縣中心廣場、各鄉鎮社區等舉辦基層普法活動30余場,為群眾現場發放《憲法》《民法典》《代表法》及地方性法律法規宣傳資料5000余份,有力地提升了廣大選民群眾對法律和地方性法規的知曉程度。

發揮好基層立法點聯絡員的“傳聲筒”作用。用好才灣鎮基層立法聯絡點24人工作隊伍,在各類會議、各類宣傳活動中廣泛開展基層立法及地方性法規宣傳宣講活動,讓基層立法點聯絡員成為地方性法規的“宣講員”“傳聲筒”,並通過他們的發聲培養出更多的基層立法“宣傳員”,不斷壯大基層立法宣傳隊伍,提升地方立法宣傳實效。(劉正玲)

來源:全州縣才灣鎮人民政府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