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老漁村”變身“藝術村”

蔣雪林
2024年03月14日08: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3月14日第8版截圖

流下村美景。

  池塘、庭院、郁郁蔥蔥的草木間透出白牆黛瓦,這家名為“鄰舍設計師酒店”的高端民宿,誰也沒有想到,之前是一間用作廢舊收購的存放倉庫。“我們改造之前,房子破破爛爛,村裡的路都是泥濘的。”民宿設計師伍岳說。

  這家民宿位於廣西北海市海城區冠頭嶺山腳下的流下村村口,該村始建於清代咸豐年間,是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老漁村。流下村面積約200畝,住著100余戶村民。

  伍岳是土生土長的北海人,1999年前往英國留學,大學學的是設計專業。從英國留學回國后,先在上海創業,創設了一個家具品牌。2014年,同在英國留學歸國的何遠源萌生了在家鄉北海打造一個民宿的想法,看到民宿在中國悄然興起的伍岳,也正有此意。何遠源發起成立項目團隊,伍岳便以項目設計師身份加入,何遠源、伍岳和合伙人一起便在北海尋找適合做民宿的村落。2017年,在北海市海城區文體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陳丹玲的推薦下,“海歸團隊”找到了流下村,開啟了在流下村創業的歷程。

  “由於同步開發整個村的壓力比較大,因此我們選擇了村口的兩處老屋與庭院進行改造。”伍岳說,流下村完整保存的村落文化深深吸引了“海歸團隊”,他們決定攜手把它的價值放大。流下村還保留了具有年代感的原生態老房。在村裡,仍然能看到歷史留下的痕跡,這裡是村民們祖祖輩輩在流下村成長的重要記憶。

  伍岳表示,之所以看中流下村,是這裡的老民房大多使用“石頭間”的結構,即使后期重建、修葺,也保留了部分石頭作為基礎的特有建筑風格。據流下村年長的村民介紹,流下村的房子,是村民就地取材,手工開採石塊建房,很多村民建了新房后,很多空下來的“石頭間”一直被保留至今,一眼望去,充滿了年代感。

  “我們投入近700萬元,終於在流下村建起了第一間高端民宿。”伍岳和伙伴們就地取材,露出老房子漂亮的岩石牆面,收集有歷史有故事的老家具,最大程度地保留當地風貌。

  “我們把在國外學習到的設計知識,應用到家鄉的鄉村振興中。我們所租的兩個院落,其中一個有兩個池塘,設計時,我把池塘作為一個橋梁的銜接,從民宿的正門進來后,走過池塘,游客有種從大城市走到小舍的感覺。”伍岳說,流下村地處北海市郊,與城市隔著一條馬路。走過馬路,進到村裡,游客就會有城市與鄉村兩種不同的感覺。

  伍岳和團隊租下的兩處民居,經過兩年的建設,正式成為“鄰舍設計師酒店”開門迎客。在他們的帶動下,投資600萬元的“半山半海”民宿等精品民宿項目相繼落戶流下村,國際品牌梵儷酒店將總部從深圳搬來,餐飲吧已營運並孵化出連鎖品牌。圍繞特色主題民宿、藝術文創、科教研學和休閑運動等旅游業態規劃延伸旅游產業鏈,臨海靠山的流下村,漸漸變身“山海藝術村”。

  在伍岳和團隊建設民宿的過程中,當地政府給予他們大力支持。當地政府斥資實施鄉村風貌提升工程,開展環境整治,投入350萬元完善基礎設施,修建道路,安裝路燈、排污管道,新建文化廣場和停車場。

  陳丹玲介紹,圍繞民宿發展上下游產業,當地政府鼓勵和引導村民以入股合作或出租方式,將民房交由品牌酒店裝修和管理,並優先安排村民到酒店就業,推動村民變員工、變股東。如“半山半海”民宿,就是由4戶村民以18間民房與投資商合股建成的,10多名村民由此實現就業。同時,村集體還與項目投資方達成協議,把村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的投入作為入股資金,每年從項目經營收益中獲得分紅。

  “前不久的春節長假裡,我們13間客房天天爆滿。假期結束后,客房預訂率還在80%以上。”伍岳說。今年春節假期,流下村接待游客量達10萬人次。

  來自北京的游客詹翔空春節長假期間來北海陪父母過春節。父母是北海市的“候鳥一族”。詹翔空稱,流下村的氛圍很適合年輕人。在村裡住幾日,有種暫時遠離城市喧囂的感覺。而對於大多數游客來說,“小清新”是游客“打卡”流下村后的普遍印象。誰都不曾料想,這些“小清新”矮房,部分前身是牛棚、雞舍和柴房。流下村“小而美”的文藝范,讓每位到訪的游客眼前一亮。

  月均兩萬人次游客的到訪,讓這個擁有300多年歷史、面積約13公頃的小漁村成為年輕人的文旅創業基地。原在鄰舍設計師酒店任店長的付德娜,如今已在流下村另立門戶,開設了一間名為“七米”的創意服裝店。付德娜也是北海人。她說:“這裡可能不會一下子賺到很多錢,但這裡有夢想,這裡的創業環境,正是我想要的感覺。”(中新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03月14日第08版)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