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南寧走出首府特色新型工業化路子

2024年03月01日09:06 | 來源:南寧晚報
小字號

  2021—2023年,南寧市工業投資總量連續3年排名全區第一﹔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等新興產業不斷補鏈強鏈集聚發展﹔全力服務項目建設,推動重大工業項目落地建設跑出“加速度”,提升企業獲得感……日前,記者從南寧市工信局了解到,近年來,南寧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工業為重點加快壯大實體經濟,搶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賽道,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邁出重要一步,走出了具有首府特色的新型工業化新路子。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新增長點匯聚成勢

  近日,記者走進南寧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存儲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生產車間、測試車間、包裝區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作業,一台台智能化生產設備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一個個存儲產品“走下”生產線。

  “截至正月初九,我們的生產線在春節后的復工率已經超過九成。”南寧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強介紹,該公司目前已完成3條生產線的建設,公司的內存產品涵蓋企業級、工業級、消費級三大類。該公司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西工業龍頭企業、南寧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去年新發布了企業級DDR5內存系列產品,標志著南寧泰克成為廣西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企業級DDR5產品的企業,填補了廣西在最新一代半導體存儲領域方面的空白。

  李強表示,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他說,南寧市工信局選派一批業務骨干駐點擔任項目服務專員,搭建起企業需求與政府支持之間的溝通聯絡橋梁,風雨無阻幫助企業解決難點堵點問題。此外,還在政策服務方面給予了不少支持。讓他感受最深的,是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的“免審即享”服務。今年1月初,該企業接到了工信部門工作人員的提醒通知:企業符合去年第四季度企業增產增效獎補資金的申請條件,補充相關資料即可享受自治區和南寧市的獎補資金。“這樣的服務很貼心,確保企業盡享政策實惠。”李強說,南寧泰克公司今年有信心完成產值20%以上的增長,今后將抓住產業政策和中國—東盟開放發展機遇,繼續擴充研發團隊,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積極加快推進項目二期和三期建設,加快實現從存儲到整機,從整機到集成的產業鏈布局,致力於打造南寧半導體存儲產品產業新標杆。

  南寧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南寧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廣西華芯振邦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文豪介紹,今年,南寧產投集團將緊緊圍繞南寧市電子信息產業布局,聚焦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封裝測試、內存模組、車規級MCU、5G通信射頻等細分領域,重點培優育強南寧初芯、曦華科技等優質“鏈主”企業,加大已落地投產的華芯振邦、南寧泰克、國人科技等電子信息生產制造“鏈主”企業在資金、資源、資本上的賦能,加快產能釋放,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加速聚鏈成群。

  南寧成為廣西落地和已投產電池產能最大設區市

  “近年來,南寧市以引進比亞迪電池等新能源‘鏈主’企業為契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吸引了宸宇、龍電華鑫、安達等一批重點配套企業落地。”南寧市工信局機械裝備科副科長陳仕樂介紹,全市電池規劃產能規模超過100GWh,已投產超過70GWh,成為廣西落地和已投產電池產能最大的設區市。2023年,全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超200億元,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120.6%,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最大動力。

  近日,記者在比亞迪南寧青秀園區看到,園區內叉車正在進行來料卸貨作業,一組組成品儲能電池櫃擺放整齊,即將陸續交付。

  比亞迪南寧青秀園區總經理劉斯萬介紹,2022年3月以來,比亞迪在邕順利落戶了電池、碳酸鋰、試車場等5個項目。截至目前,青秀、東盟、邕寧3個電池項目均已投產,生產線30多條,累計帶動本地就業人數超2.5萬人。其中,青秀項目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緊密圍繞南寧市新能源產業布局重點方向打造的國內主要儲能生產基地之一,項目依托集團先進成熟的電池研發制造技術和強大的創新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自去年初投產,已陸續為國內外客戶供應儲能產品。

  “我們項目落地以來,南寧市黨政領導和各級部門用心支持企業發展,主動靠前,深入服務企業,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和服務。”劉斯萬表示,比亞迪將繼續堅定在邕發展信心,依托南寧市區位優勢,結合面向東盟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和工業強市戰略方向,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助力本地新能源產業鏈做大做強。

  據悉,南寧市將繼續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到南寧市投資發展,加快打造千億元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聚力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池和材料產業基地。

  持續招大引強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南寧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著力優布局、調結構、促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突破,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比亞迪電池等一批規模大、增加值率高的重大項目陸續投產顯效、貢獻增量,新動能加速釋放。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比上年大幅提高6.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西部地區、全區平均水平,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3%,創近6年來新高。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推動增長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變化。2023年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9%,增速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電池制造業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120.6%,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最大動力。

  新興產業加速集聚,新能源全產業鏈加快成型,比亞迪、多氟多等一批重大項目投產,龍電華鑫、宸宇富基等項目落地開工。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具規模,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南寧)—東盟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助推與東盟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半導體產業形成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模組制造、靶材和光掩膜版基材等研發制造能力,華芯振邦半導體項目投產,實現廣西晶圓級先進封裝測試零的突破。軌道交通產業引進12個裝備制造項目和15個智慧交通軟件企業,產業生態圈加快構建。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鋁精深加工產業在新能源產業的助推下向電池鋁箔、電池托盤、結構件等高附加值領域延伸。

  南寧市工信局副局長吳保民表示,南寧市將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3年行動,發展壯大新能源、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以智改數轉賦能升級鋁、食品、林產品等傳統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學、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著力打造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帶動力的支柱產業,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南寧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國—東盟跨境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區提供更強支撐。(記者 廖欣)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