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桂渝推出“海事監管一體化”新模式

助重慶新能源汽車順利出海

2023年12月04日09:37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11月27日,裝載一批重慶新能源汽車集裝箱的“密雲河”號班輪緩緩駛離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駛往美國。與往年監管模式不同的是:在桂渝推出“海事監管一體化”新模式下,這批重慶造新能源汽車採用新的監管措施實現了“一箱制”多式聯運全程無縫銜接。

今年以來,廣西海事局鑄牢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北部灣海運高質量發展的“主角意識”,推動跨省監管互認,以“一箱制”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在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預計未來5年汽車出口數量將達50萬台,其中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將採用集裝箱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從欽州港運往全球。

今年3月初,廣西海事部門和重慶海事部門主動作為,積極探索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海事監管一體化模式,在危險貨物安全適運報告和監督檢查等方面創新監管模式,建立了監管互認、信息共享機制。經重慶海事局檢查過的符合危險貨物裝箱要求的新能源汽車集裝箱運抵欽州后,欽州海事局原則上不再開箱檢查,可壓縮集裝箱待港時間和費用,極大降低企業成本。

“新政策實行以后,幫我們節省了時間、節約了成本,增強了我們走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信心。”重慶長航天一物流有限公司經理鄒懿說,以前他們的汽車集裝箱到欽州后,需要重新按照危險貨物標准裝箱,海事部門開箱查驗時,企業還需派專門的裝箱員配合開箱、挪車,如此一來要耽擱三五天才能上船,其間,每個櫃每天要多花至少2000元待港費用。

為順利推進“一箱制”實施,廣西海事局在不開箱的大前提下,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對經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的新能源汽車設置審核專崗,對申報材料進行“預審”,壓縮審批時間,加快載運危險貨物出港和船舶出口岸手續辦理,加派人員登船開展船載危險貨物現場監督檢查。今年3月以來,海事部門已安全保障14批次共347輛重慶新能源汽車便捷高效從欽州港出口海外。

“桂渝兩地海事部門對查驗結果監管互認,避免二次開箱,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欽州保稅港區海事處綜合辦副主任曾俊備說,這是真正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最后一公裡”的有益探索。(記者/岑琴 通訊員/莫衛華 蔣瑞卿)

(責編:李敏軍、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