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全州縣:深耕紅色旅游融合發展 激發鄉村振興文旅新活力

2023年09月27日15:35 |
小字號

近年來,桂林市全州縣充分整合紅色文化和鄉村建設獨特的資源優勢,多向發力,多維打造,推動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出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3個,自治區旅游度假區1個,五星級鄉村旅游區1個,吸納旅游從業人數1.87萬人。2022年底,全州縣被列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突出“三個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增強推動發展聚合力。緊抓廣西唯一入選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建設發展機遇和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有利契機,深挖紅色富礦,在組織保障,統籌謀劃,高效推動上持續發力,確保文旅農融合協調推進。一是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全州縣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將全州縣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管委會、紅色文旅資源管理運營辦公室兩個機構並入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組織保障,確保紅色旅游融合試點始終保持高位有力推動。二是堅持高點謀劃。組織專家多次對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工作方案進行研討修改完善,著力構建覆蓋3個鄉鎮,總面積109平方公裡的“一心·兩帶·三區”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格局(一心:湘江戰役紀念園紅色文化中心,兩帶:湘江紅色記憶旅游帶、湘桂古道紅色體驗旅游帶,三區:紅色傳承區、文旅創新區、生態發展區)。三是堅持高效落實。制定縣領導帶頭落實聯系重點項目制度,推進各重大項目有序建設。以紀念園為核心、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為重點,整合全縣紅色資源,策劃包裝“紅色旅游+鄉村振興+文化+生態+工業”項目共26個。目前,游客集散中心項目已基本完工,25公裡湘江騎行道、三大渡口項目計劃今年交付使用。

圍繞“三個打造”,深挖紅色內涵,激發融合發展驅動力。持續盤活以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為代表的紅色資源,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外延和內涵,提煉弘揚紅色精神和紅色力量。一是打造紅色教育基地,推動業態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教育輻射作用,建成一村三園(南一紅色模范村、腳山鋪長征精神體驗園、珠塘鋪長征精神傳承園、毛竹山長征精神實踐園)長征文化體驗精品路線。如在毛竹山村長征精神實踐園,投資3000萬元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成了民俗風情體驗區、生態風光體驗區、幸福葡萄園區三大區域,目前全村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二是打造紅色研學線路,創新紅旅體驗模式。建成革命遺址遺存現場教學點37個,創建廣西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打卡基地6個。針對黨員干部和大中小學生打造了兩門研學課程,建立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一個,打造兩河鎮魯水村至石塘等6條現場教學線路。三是打造紅色精品課程,豐富紅色旅游內容。開發訪談教學、沙盤教學、研討教學、行動教學等課程套餐8個,建立紅色師資庫、紅歌教學庫、視頻音像庫、圖書教材庫和研學基地庫等“五庫”,打造《從湘江戰役中汲取新時代奮進力量》等優秀黨課。講好講活紅色故事,打響紅色旅游品牌,承辦了全區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紅色故事進校園等紅色旅游品牌活動,成功編演了舞台劇《戰地產房》及沉浸式劇目《接力守護》,豐富紅色旅游多樣性。

聚焦“三個強化”,深化機制改革,提升服務發展保障力。整合企業、政府、行業的資源和力量,創新紅色資源科學化利用模式,推動紅色資源轉變成紅色旅游、紅色發展的動力源泉。一是強化管理體系。引進廣西旅游發展集團打造紅色文旅運作平台,組建全州湘江紅文化旅游投資公司,整合資源,創新模式,推動旅游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業態升級發展。開發上線集成“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智慧文旅服務於一體的“湘江紅”數字文旅平台一碼游小程序。組建了紅色旅游協會,致力於推動紅色旅游規范化運營。二是強化要素保障。在全區率先成立資源、資產、資金“三資”管理辦公室,整合各項資金用於紅色遺址保護修繕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利用“三區三線”劃定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預留項目建設用地,確保紅色旅游項目落地建設。三是強化人才支撐。組建了一支10余人的本土專家隊伍,研究出版了《中央紅軍過全州》《紅色全州》等紅色書籍,為融合發展提供了史實保障和人才支撐。組建了由14人組成的專業講解隊和146人組成的志願者講解隊,服務承擔紅色旅游講解任務。目前,正研制紅色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激勵政策。(蔣述亮)

來源:全州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