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銀行:推進“萬名黨員進萬村”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來,廣西北部灣銀行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西監管局、廣西銀行業協會的號召,推進“萬名黨員進萬村”,全行廣大黨員干部通過播撒金融“及時雨”、架起黨群“連心橋”、接穩駐村“接力棒”,爭做鄉村振興的“守護者”“貼心人”“引路人”,推動北行城市金融“反哺”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的水平不斷提升。
播撒金融“及時雨”,做好甜蜜事業的“守護者”
秋日時節,蜜柚飄香。走進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那盆村的三紅蜜柚生產示范基地,900余畝三紅蜜柚、泰國紅寶石和越南青柚規范化種植基地映入眼帘。金黃的三紅蜜柚挂滿枝頭,漫山遍野的蜜柚林郁郁蔥蔥,果農忙著採摘、搬運、裝箱,果園裡一片忙碌景象。
蜜柚生長期,北行黨員服務隊深入種植基地考察。北軒攝
“廣西北部灣銀行提供的金融‘及時雨’滋潤了這片果園。”那樓鎮蜜柚種植戶黃先生感慨地說,今年3月,廣西北部灣銀行營業部的黨員先鋒隊把他的貸款需求列進了綠色通道名單,他拿到了北行“鄉村振興快貸保”貸款75萬元,成為首個獲得北行鄉村振興特色批量化擔保產品的貸款客戶。依托廣西農擔公司的創新擔保模式,貸款條件進一步放寬了,村民們通過專人對接、綠色通道等快捷方式拿到了貸款。
蜜柚已經喜獲豐收,如何打開市場,將“青山”變為“銀山”?今年9月,廣西北部灣銀行營業部聯合蜂蜜、柚子銷售企業開展“以蜜為媒,柚惑難擋”線下品鑒會,並將其引薦為北行線上“好友團”、工會產品供應商,讓鄉村特色產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從八桂大地走向更遠的遠方。
架起黨群“連心橋”,做好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把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是廣西北部灣銀行今年踐行“為民解憂辦實事”的有力舉措。今年以來,北行堅持調研開路,成立黨員金融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問計於民、問需於民。
在欽州,靈山支行黨員們進村入戶,常態化為農業生產開展志願服務。靈山縣石塘鎮村民老黃2021年種了30畝荔枝園,通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精心的田間管理,兩年下來收益相當可觀。正在考慮擴大種植規模資金籌措的時候,聽到黨員服務隊進村宣講介紹,老黃馬上提出貸款申請,很快便拿到了貸款,順利支付了土地流轉租金。老黃說:“現在貸款這麼快還這麼優惠,今后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增收致富的勁頭更大。”
在賀州,廣西北部灣銀行富川支行黨員走進富川縣福利鎮,當起宣傳金融政策的“宣傳員”。當了解到當地臍橙種植大戶沈女士,一時面臨著資金難以周轉的問題時,便向她推薦了小微鄉村貸款產品,為沈女士提供了30萬元貸款資金,幫助其渡過了燃眉之急。
“富川臍橙是富川的一塊金字招牌,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我很欣慰我的努力讓家鄉的品牌揚名天下,看到群眾增收致富的喜悅。”剛剛過而立之年的黨員志願者陳榮庭,談及寒來暑往在城鄉之間的來回奔波,眼神篤定而從容。他也正是北行1700多名黨員中的普通一員,在泥土的芬芳中綻放自己的芳華。
而今,廣西北部灣銀行通過“黨建+志願服務”的模式,在全行成立了105個黨員攻堅隊、76個黨員服務隊,黨員們身披紅馬甲,像一面又一面流動的紅旗穿梭在八桂大地的青山綠水間,以點點星光匯聚成炬,書寫著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美好故事。
接穩駐村“接力棒”,做好強村富民的“引路人”
今年伊始,來自廣西北部灣銀行南寧分行高新支行的秦宇主動向黨組織報了名,成為了全國40多萬名駐村干部隊伍中的普通一員,擔任北海市草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從上一任駐村書記手裡接過了“接力棒”,接續鄉村振興的奮斗使命。
受曾經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父親的耳濡目染,秦宇敏銳地察覺到,草江村氣候和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種植水稻。但此前草江村水稻種植主要以保障自身口糧供給為主,忽視糧食商品化及優質水稻品種更新,導致水稻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高。經過近兩個月的調研及積極引進,他促成廣西格格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向草江村送來了近300畝水稻種植新品種,和村民們把種子一一播撒到了這片希望的田野上。
駐村第一書記(右一)秦宇與村民一同查看水稻生長情況。北軒攝
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如何依托特色產業,堅決守住不返貧的底線?秦宇主動對接市場,與廣西格格紅生態農業公司進行了充分協商,趕在水稻種植晚造的有利時機,促成草江村與廣西格格紅生態農業公司達成種植約300畝優質水稻的合作協議。這樣一來,待水稻收獲時,該公司將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農民種植出來的水稻,確保了農民的收益。
“我的父親曾經在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專門研究雜交水稻的種植,與水稻打交道,讓我有一種子承父業的自豪感和親近感。我將一步一腳印朝著既定的賽道奮力奔跑、加速沖刺,為草江村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才報到幾個月皮膚已經變得黝黑的秦宇,已經迅速完成了角色的轉換,成為了一線黨員沖鋒的“戰斗員”。在他目之所及的稻田裡,農田披上了亮眼的“綠色新裝”,農戶們辛勤勞作的臉上笑容洋溢,仿佛預告著這裡不久后將會換上耀眼的“金黃衣裳”。(陸獻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