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加快培育跨境電商產業生態 打造中國—東盟貿易發展新賽道

跨境電商作為發展速度快、帶動效應強、市場潛力大的新業態新模式,在推動國際貿易便利化和加快重構全球供應鏈、貿易鏈、價值鏈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為外貿發展新動能、轉型升級新渠道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抓手。近年來,廣西立足區位優勢、搶抓政策機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完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引進跨境電商平台和龍頭企業,夯實跨境電商發展基礎,促進跨境電商進出口大幅增長。2022年全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79.6億元,同比增長89.8%。
迎利好 綜試區建設提質擴容
近年來,廣西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認真落實國務院批復精神,大力推進制度、管理、服務創新,逐步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帶動當地產業優化升級,取得積極成效。
南寧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提速,南寧空港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實現常態化運營,南寧國際鐵路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正式封關運營,Shopee(蝦皮)東盟跨境電商物流中心項目投入使用,培育百寶匯、跨境購、桂貿天下等一批跨境電商企業,依托Lazada(來贊達)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推出“桂品出海”跨境產業鏈服務計劃。據統計,南寧跨境電商綜試區連續三年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98%、259%、77.4%,高於全國增速166、244、67個百分點。2023年上半年,南寧綜試區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67.58億,佔自治區比重超80%。
崇左跨境電商綜試區借勢發力,用活開放政策,做實開放平台,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中國—東盟直播電商人才孵化直播基地、跨境電商創業孵化基地等相繼投入使用,建成廣西跨境電商業務種類最齊全的區域,今年上半年實現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累計總重量7857.9噸,總貨值達10.4億元。
全區跨境電商布局優化,2022年柳州、賀州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廣西再添兩個國家級試驗區。這將為廣西跨境電商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和貿易融合創新提供新載體,進一步加速釋放市場潛力,更好地促進廣西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壯大。
抓創新 解鎖業務發展新路徑
不久前,海關總署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貿易年度報告》指出,跨境電商服務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聯動,“買全球、賣全球”的雙向交流推動外貿新動能加速成長。廣西狠抓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多措並舉推動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模式創新改革,為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跨境電商新業務模式全覆蓋。全區跨境電商平台實現1210(保稅進口)、9610(零售出口)、9710(B2B直接出口)、9810(B2B海外倉出口)等跨境電商全業務覆蓋、全模式運行,有效促進了跨境電商規模和質量雙提升。
加快發展跨境電商B2B模式。推廣落實業務優先查驗、優先通關等方面20余項改革措施,實現B2B業務全程無紙化通關,降低企業通關運營成本,推動傳統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提檔升級。
創新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在越南、泰國、日本、美國等國家設立了20個廣西跨境電商海外倉,總面積超20萬平方米,引進Lazada(來贊達)、Shopee(蝦皮)等兩大東南亞頭部電商平台在南寧設立物流中心倉,加速打造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
優服務 構建全流程支撐生態
在外貿新發展格局下,廣西抓住跨境電商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利契機,創新優化服務,加速培育跨境電商人才及服務生態建設,為全力推動跨境電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政校企聯動培育電商人才。舉辦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外語主播大賽、中國—東盟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吸引跨境人才和產業資源集聚南寧。崇左市與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建立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推進跨境電商直播、人才培養以及優質跨境商家孵化,加速培育中國—東盟跨境產業生態圈。
監管手段創新推動通關效率提升。全面推行“簡化申報、清單核放、匯總申報”通關監管模式、整車布控查驗方式,南寧綜試區不斷優化國際郵件、跨境電商、國際快件“三合一”集約式監管模式,陸續推出區港聯動“無感式”轉關、陸鐵聯運跨境班列平行安檢等創新舉措,跨境電商通關時長壓縮到1小時,構建更為嚴密、科學、高效的監管機制,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跨境電商業務規模快速擴大。
9月16日,以“把握數字時代機遇 共創絲路電商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東盟絲路電商論壇將在南寧舉行。屆時,中國和東盟的商協會代表、電商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商新形勢下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共創國際經貿合作新模式,共謀“絲路電商”高質量發展新未來。論壇的舉辦,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中國與東盟電商合作帶來更多機遇,進一步激發區域電子商務合作發展活力,打造中國—東盟貿易發展新賽道,拓展國際貿易合作新空間,積極服務構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新格局。(廣西商務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