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鄉村振興入畫來

金秀縣委副書記陳波:以特色產業鏈打造"世界瑤都"

2023年09月04日16:42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金秀9月4日電 (何寧)作為成為廣西率先實現整縣脫貧的自治縣之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是如何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近日,金秀瑤族自治縣委副書記陳波接受人民網專訪,介紹金秀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所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做法。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金秀瑤族自治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些基本情況。

陳波:金秀瑤族自治縣地處廣西中部偏東的大瑤山區,是全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是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生存環境比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滯后。

“十三五”期間,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40個,佔行政村總數的50%以上,在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908戶41303人,2015年底貧困發生率達23.97%。金秀縣委、縣政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向貧困“硬骨頭”發起總攻。2019年4月,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金秀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成為廣西率先實現整縣脫貧的自治縣之一。

2021年以來,金秀作為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嚴格按照“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總要求,努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們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中,承辦自治區級現場會7次,作交流發言12次﹔列入全國、自治區典型案例7個﹔在國家、自治區獲得工作經驗推廣17項﹔2022年12月,金秀代表自治區順利迎接國家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在2022年自治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綜合評價中獲得“好”等次。

金秀大瑤山風光綺麗。人民網 何寧攝

金秀大瑤山風光綺麗。人民網 何寧攝

主持人:金秀瑤族自治縣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陳波:金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87.99%,位居全區第一。近年來,全縣上下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堅定踐行“兩山”理念,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出台了《森林資源管理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系列文件,實行“林長制、河長制、田長制”促進生態長治,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增進人民生態福祉。

同時依托森林資源優勢,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推動“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根本路徑,積極發展以生態康養旅游為主體,以生態農林業和生態工業為兩翼的特色產業鏈,寫好“生態+”“康養+”“旅游+”三篇文章。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8萬畝,年總產值突破6億元,惠及林農3.6萬人,人均增收1500元。

另外,得益於金秀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近年來我縣重點打造“世界瑤都 康養金秀”品牌,自然生態、民族文化、瑤醫藥康養三大旅游精品獲得廣大游客的喜愛,今年上半年,全縣接待旅游人數629.98萬人次,同比增長8.76%﹔旅游總消費56.98億元,同比增長8.87%。據不完全統計,全縣超過5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生態康養旅游工作,佔全縣人口三分之一,以生態康養旅游產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達80.3%,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瑤藥育苗基地。人民網 何寧攝

瑤藥育苗基地。人民網 何寧攝

主持人:金秀縣在幫扶產業項目建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經驗做法請介紹一下。

陳波:2022年以來,特別是在“國檢”以后,金秀積極創新工作機制,緊盯“建機制、摸底數、重實效、強監管”四個關鍵環節,全面推動幫扶產業項目突出問題整治取得實效。

一是抓強“機制建設”。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雙組長制”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下設項目盤活處置工作專班,由“一把手”親自部署推進,安排了15位黨政處級領導包干負責21個“紅級黃級”項目。同時制定了《幫扶產業項目管理辦法》《不良項目處置流程圖》等文件,從制度層面規范項目的管護和不良資產的處置。

二是抓好“項目謀劃”。聚焦茶葉、食用菌、瑤醫藥等特色產業三產融合,注重項目謀劃包裝,儲備25個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額350億元。2023年,2個項目獲支持3.87億元,2個項目申報自治區第二批特色優勢產業項目獲好評,我縣“十四五”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在全區形式審查中獲高分。

三是抓實“四個一批”。我們在產業項目幫扶工作中,對2013年以來的幫扶產業項目進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共排查出各類項目1569個,資金總量達18億元。摸清項目底數之后,對183個經營性項目進行了確權,按紅、黃、綠三級分類幫扶的思路,充分征求群眾意見、開展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率先實踐“鞏固一批、升級一批、盤活一批、另起爐灶一批”這“四個一批”項目資產盤活處置的可行路徑。如,為化解正大項目“建而不成”的問題,按照“處置流程”,成功收回31個村投入的730萬元資金,並全部落實到食用菌、干切粉、大棚蔬菜、鄉村旅游等7個“土”“特”“產”項目中,實現新的聯農帶農機制。同時,還化解了金邊螞蟥項目、百香果種植項目等為代表的一批產業項目風險,為幫扶產業項目問題的整治工作提供了“金秀經驗”。

四是抓緊“長效監管”。對項目運營情況進行績效評價,確保資金支出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將評價結果作為考核指標,並與項目資金的安排直接挂鉤。

下一步,我們將以來賓市“八大工程”為抓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抓好特色產業發展和穩定就業,進一步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繼續抓好財政銜接資金使用管理工作,做好粵桂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工作,扎實推動全面鄉村振興進程,全力提升全縣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責編:覃心、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