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2023年09月08日16:4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發布會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南寧9月8日電 (記者陳燕)9月7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新聞發布會獲悉,廣西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不斷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廣西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省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關鍵節點和陸海交匯門戶。同時,廣西也與粵港澳大灣區毗鄰,是大灣區的直接腹地,具有與大灣區和廣東各地合作的廣闊空間和前景。

為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廣西高標准推進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大事要事來抓,出台《廣西提質增效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聚焦政務、要素、法治、市場、創新“五大環境”,在全區部署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2022年,廣西口岸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排全國第3位、第8位,企業開辦、政務服務指標優化等一批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廣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標准、高質量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建設邁入全線動工新階段,廣西所盼、桂運所系的百年夙願從夢想變為現實。聚焦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通道體系,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大力推進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增加到8820列、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超700萬標箱﹔今年1—7月,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達428萬標箱,同比增長12.7%。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組織廣西黨政代表團赴廣東、海南、浙江、江蘇、上海、雲南等地學習交流,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通粵交通重大項目建設,構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快速通道網絡﹔加強與大灣區產業集群精准對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海南自貿港協同聯動,深化與湖南、雲南、貴州等周邊省份的務實合作,不斷增強全方位開放發展勢能。

廣西持續推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成功舉辦19屆東博會、峰會,超過40個國家110多萬客商參加,東博會、峰會從服務“10+1”向服務RCEP和“一帶一路”拓展,“南寧渠道”影響力持續提升。今年以來,廣西代表團訪問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盟國家。中國—東盟信息港、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以及百色、東興、憑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一批重大開放平台加快建設,東盟連續23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

廣西推動經貿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成功舉辦第三屆世界桂商暨商會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大會和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廣泛組織企業參加各類涉外重點展會,赴東盟、日韓、中東、歐盟等4個區域共12個國家開展經貿交流活動,積極助力“桂企出海”。高標准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不到全區萬分之五的土地面積,累計實現全區37.1%的外貿進出口額和39.4%的實際使用外資額,2020—2022年稅收收入年均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4.2%。

廣西不斷深化開放合作體制改革。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120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實施,中馬欽州產業園跨境金融創新試點有序推進,中國—東盟經貿中心建設運營,面向東盟的要素流轉市場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今日之廣西,開放環境更優,動力活力更足,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具備了推進高水平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優越條件和良好基礎。

(責編:陳燕、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