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建行廣西區分行:以新金融力量織就鄉村振興秀美壯錦

2023年09月06日09:5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廣西,不僅是民族文化瑰寶——壯錦的故鄉,還是我國最重要的蠶繭生產和繭絲加工基地,蠶繭產量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生絲產量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蠶繭、生絲產量分別佔全國的59.17%和32.06%,一二三產總產值超500億元。“中國蠶絲看廣西,廣西蠶絲看河池”,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建行廣西區分行圍繞河池桑蠶產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鄉村振興服務模式,以科技賦能為經,以產品創新為緯,用新金融力量織就廣西鄉村振興秀美壯錦,幫助農民實現宜居宜業的美好生活。

依托金融科技

“數字繭絲”賦予發展“新動能”

“一稱重,二錄入,三刷証,四付款,五到賬,夠方便吧!”嘉鳳絲綢公司的蘭會計對著剛通過“數字蠶絲”平台收到繭款的農戶,如數家珍地說道。往年,每到蠶繭收購時節,繅絲廠、繭站總要備著大包小包的現金,稱重、報價、清點,付現,令工作人員頭疼不已。2022年末,依托總行金融科技力量,建行宜州支行為嘉鳳絲綢公司搭建了“數字繭絲”平台,稱重、錄入收購價、刷身份証、核對收款信息,短短幾分鐘,繭款便轉入農戶的建行賬戶,實現蠶繭收購電子化、標准化、規范化。

“數字繭絲”平台的功能遠不止於此,繭絲企業還能通過平台實現繭農信息動態跟蹤管理、收繭價格智能化設定、繭站管轄監控、產業信息集成等,大大提升了生產經營效率。以“數字繭絲”平台賦能桑蠶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更加堅定了建行廣西區分行以數字化經營思路,賦能鄉村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的信心。

加大產品創新

“裕農快貸”建設致富“新絲路”

“唉,資金周轉不過來了,這可怎麼辦?”看著絡繹不絕前來售繭的農戶,潤華繭站的盧老板心裡卻犯起了愁。今年以來,蠶繭價格高企,農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高漲。正值夏季蠶繭豐收期,懷遠鎮大大小小繭站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本是件高興的事,可像盧老板這樣的中小繭站老板卻喜憂參半,喜是好不容易搭上蠶絲旺季的快車,憂是徒增的進貨成本實在太大。就在盧老板為周轉資金一籌莫展時,合作已久的嘉鳳絲綢公司蘭會計為他支了招:“去找建行,之前聽他們宣傳過一個叫‘裕農快貸’的產品,非常不錯!”

幾天后,盧老板順利拿到了貸款,為他解了燃眉之急,他不禁贊嘆道:“建行裕農快貸利率低,授信高,提款快,點點手機30萬元資金就到賬了,真是及時雨!”建行廣西區分行依托“互聯網+銀擔”合作模式,與廣西農擔公司合作創新“八桂農擔貸”。無需提供擔保,盧老板便通過建行裕農通APP申請到30萬元貸款。繭站流動資金充裕了,繭農辛苦所得賣得了好價錢,懷遠鎮的致富“新絲路”才能越走越穩。

目前,建行廣西區分行針對林果蔬畜糖等特色產業,創新了“八桂蜜農貸”“八桂農擔貸”“八桂產業貸”“八桂農險貸”“八桂惠農貸”“八桂冷鏈貸”“八桂創富貸”等7個“八桂”系列農戶信貸產品,不斷提升農戶融資“解題”能力。

強化金融供給

“整村授信”探索支農“新模式”

河池市宜州區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富有中國桑蠶之鄉的美名,桑蠶養殖覆蓋全區16個鄉鎮202個村,當地農民多以種桑養蠶為生。如何批量、高效地支持廣大繭農開展生產,促進桑蠶產業壯大發展,是建設銀行一直以來著力探索、嘗試解決的問題。今年6月,建行河池分行與宜州“區、鄉、村”三級政府通力合作,在宜州區同德鄉大安村落地整村授信試點,預授信金額3000萬元,成為廣西分行首家整村授信定點。依托“信息建檔”功能,建行員工通過進村入戶採集信息、生成授信額度的方式,為有融資需求的繭農等生產經營主體批量提供線上信用貸款,實踐出了金融支持桑蠶繭絲等特色農業產業批量化新模式。

在宜州新模式的啟發下,廣西各地建行分支機構陸續在19個縣(區)開展了整村授信,有力支持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建行廣西區分行可持續發展找到了新的著力點。

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未來,建行廣西區分行將持續優化“宜居宜業”鄉村振興服務模式,站穩農民立場,做優產品機制創新,澆灌金融活水,做實農業產業賦能,為廣西鄉村振興的巨擘畫卷增色添彩。(易泉錦、鐘弘鑫)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