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加快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 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布會現場。梁瓊之攝
人民網南寧8月3日電 (陳燕、實習生梁瓊之)8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五場),會上介紹了防城港市加快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賦予防城港市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的發展定位,為防城港市的現代化建設錨定了目標方向,明確了發展重點。扛起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這份使命擔當,防城港市通過了《加快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的決定》,致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開放體系、現代化治理體系、現代化保障體系,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防城港篇章。
一年多來,防城港市以實際行動貫徹新部署、踐行新使命,堅持“拼干成優、把事干成、造福人民”的理念,在干成一件件實事、解決一個個難題中,推動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建設步步向前。
面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防城港市在防風險、保安全、保穩定的基礎上,高效統籌,克難奮進,在2022年一季度GDP增長7.7%,二季度遭遇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上半年增速下跌至3%的情況下,拼搶三季度,沖刺四季度,以超常規舉措推動經濟運行止跌回升,實現逆勢反彈,前三季度增速回升到增長4.4%,全年增長5.1%,排名躍升至全區第三位,推動經濟增長走出一條堅韌的“V型”曲線,全年GDP跨上900億元新台階,連續兩年每年增量跨越一個百億元大關,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排全區首位,實現防風險、穩增長、惠民生、保安全的有力統籌。今年以來,突出重實效、強實干、抓落實,努力把開局之年變為奮進之年,2023年上半年GDP增長7.4%,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經濟運行保持加快恢復勢頭,新動能持續增強。
面對產業發展瓶頸制約,防城港市堅持優服務、育產業、強后勁,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創新開展“走企紓困解難”“親清直通車”等行動,大興調查研究,“一企一策”助企紓困,健全常態化解決企業反映問題閉環機制,2022年全年累計辦理留抵退稅48.57億元,總額排名全區第二,佔財政收入比重全區第一。大力推動傳統大企業開展技改,引進延鏈、補鏈、強鏈企業,全力打造鋼鐵、銅、鋁、糧油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和若干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今年深入開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1—6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8944戶,增長80.7%﹔推動工業經濟邁上新台階,成為廣西第四個規上工業產值超2000億元的設區市,經開區工業連續7年總產值排名全區第一,精煉銅、精制食用植物油、鋼材、發電量等產量均居全區首位,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達2.05%,連續兩年居全區首位。
面對“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競爭態勢,防城港市堅持改革破題、創新破難、開放賦能,增強發展動力活力。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以“七項突破”為牽引,逐項梳理,明確抓手,形成清單,閉環落實,以“夜以繼日、日推一事”的釘釘子精神推動落實,確保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盡快形成新突破。醫學試驗區三大核心園區等“3+1”園區基地規劃建設提速,“國15條”政策轉化落地、國家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建設取得新成效。成功獲批2023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額在全國保稅物流中心中排名第六、西部第一。跨境金融服務平台融資金額居全區首位。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港防城港港區——30萬噸級赤沙泊位碼頭平台實現貫通,力爭今年港口貨物通過能力突破2億噸。
面對日益凸顯的財政收支壓力,防城港市堅持節用裕民、造福人民,加快補上一批民生短板。出台加快補齊教育、衛生短板兩個決定,去年投入1.56億元新改擴建學校項目34個,增補學位7000多個,實施教育暖心工程,邊境地區鄉鎮實現公辦幼兒園全覆蓋﹔高標准抓好城市規劃建設,打造優美城市天際線,改造地下管網超200公裡,打造“智慧農貿市場”,創建了一批物業管理示范小區,新添了一批“老百姓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城市公園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北部灣大道3座人行天橋成新晉網紅打卡點﹔涉及民生工作都第一時間開會部署、第一時間研究落實,伏波大道、中心區路網等一批沉睡多年的“斷頭路”成功打通﹔近兩年共籌措資金超50億元,實施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大類69項,一批教育、衛生、市政、安居工程逐步一一全部兌現,努力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具質感。
今年是防城港市建市30周年、建港55周年。防城港市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高標准規劃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重點抓好東興產業園區、防城港經開區、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核心區等建設,以針對性舉措有效承接產業轉移,開展營商環境短板對標提升行動,實行更加高效的園區運行管理機制,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建設現代化港口,以港口為龍頭,突出出邊、向海、航空三大方向,構建海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主動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全力推動企沙南港區規劃建設,服務對接平陸運河建設,推動出邊鐵路規劃建設,謀劃建設鐵路國際口岸,加快防城港機場前期工作進度,培育發展特色空港經濟,構建大通道、大樞紐、大物流格局﹔建設現代化城市,以先進理念、超前眼光、一流標准抓好城市“規建治”,大力推進生態防城港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城市等創建,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讓城市始終發展有熱情、創新有激情、服務有溫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