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美國歸僑、廣西僑聯青委會委員羅溢華——

用愛澆灌家鄉的“小苗苗”(僑胞說·祖國在我心中(89))

2023年05月05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5月05日第06版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5月05日第06版截圖

羅溢華與悅寶成長基地工作人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羅溢華和孩子們合影。受訪者供圖

5年前,廣西僑聯青委會委員羅溢華離開生活20多年的美國,回到家鄉廣西南寧,投身她長期熱愛的教育行業。5年來,她一邊將國外學習接觸到的先進教育理念與中國國情結合,用心培養既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又具備國際視野的年輕一代﹔一邊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用滿滿愛意盡力呵護家鄉的殘疾兒童。她說,能盡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幫助家鄉的孩子健康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以下是她的自述。

從小便對教育充滿興趣

我母親是教師,深耕教育行業數十年。受母親影響,我從小便對教育充滿興趣。小時候,我最常和小伙伴玩的游戲就是在教室裡模仿老師給學生上課。

14歲,我赴瑞士日內瓦讀高中,之后到美國上大學,在國外學習生活了20多年。雖然我本科和碩士分別讀的是理科和商科,但一直非常關注教育行業,尤其是兒童教育。在美國洛杉磯工作期間,我借助所在的華文媒體平台,與當地華僑華人一起合作,連續多年舉辦兒童美術展,鼓勵附近多個城市的孩子用畫筆描繪他們眼中的美麗世界,並將其中的優秀作品推薦到當地美術館、博物館展覽。

在國外生活期間,我也很關心中國國內教育領域的發展。中國近年來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尤其令我欽佩。中國不斷建立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來適應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和需求,為孩子們的未來提供更寬的路、更多的選擇。這種因材施教、重視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著我。

5年前,我決定回國發展。我的父親是一名軍人,他一直通過言傳身教,教育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因此,我雖然在國外學習工作了20多年,但始終沒有改變國籍,也深知自己終將回到祖國,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扎根、發展。

回國后,我毫不猶豫地選擇投身我所熱愛的教育行業,在家鄉廣西南寧創辦了悅寶成長基地。我希望從國外引進好的教育方法,結合國內實際需要,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潛力和活力,用愛澆灌家鄉的“小苗苗”,助力他們更好地成長成才。

播下中國文化的種子

我們成長基地可以容納2000多名孩子。在課程設置中,我非常重視與科技創新及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在我看來,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發展,傳統文化則是我們的根脈所在。這兩個主題看似“一新一老”,實則可以有機結合。

我記得,幾年前,一名15歲的留美中國少年提出熊貓電站的創意,將太陽能發電站按照中國國寶大熊貓的形象設計建設,既將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理念相融合,又富有中國特色。令人驚喜的是,全球首座熊貓外形光伏發電站已在山西大同並網發電,聯合國還將熊貓電站作為在全球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目標的示范項目。這個故事帶給我很大的觸動和啟發。如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中國文化的種子,再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這粒種子萌芽開花?

我所生活的廣西擁有豐富的文化元素,比如極具壯鄉特色的繡球、銅鼓等,還有螺螄粉、五色糯米飯、酸嘢等地方風味美食。平常,我會在課堂上帶孩子們一起制作簡易的廣西傳統美食,也會讓孩子們換上少數民族服裝,給他們編排少數民族舞蹈。我還會引導孩子們進行大膽的創意設計,比如能否用廣西的刺繡紋樣來裝飾火箭箭身?能否將空間站設計成廣西銅鼓的形狀?我鼓勵孩子們打開“腦洞”,探索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科技創新成果結合的無限可能,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孩子們既熟悉自己的文化,也對科技創新始終心懷好奇。

身處全球化時代,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我們的下一代不可或缺的。廣西是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日趨緊密,許多活動都在廣西舉辦。在此背景下,我發揮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優勢,與南寧當地電視台合作,建立了小主持人成長基地,培養了一批中英雙語小主持人,幫助他們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用心呵護“嬌弱的花朵”

孩子猶如花朵,可愛而嬌弱,需要用心呵護。

一次偶然機會,我參與南寧市青秀區政協組織的活動,到南寧市朝霞殘疾兒童康復服務中心送溫暖。在那裡,我遇到了一群特別的孩子,他們患有自閉症,家庭條件大多很困難。可當他們為我們表演輪滑、唱歌、跳舞時,臉上的笑容格外純真。我久久不能忘懷。

在與相關負責人交流的過程中,我得知其中一些自閉症患兒年過18歲,因為沒有合適的就業崗位,無法自力更生,成為家庭的負擔,這也增加了他們內心的自卑感。我想盡己所能幫助他們。回去后,我便聯系自己所在的廣西新桂商商會,挨個詢問哪家會員企業可以招用這些自閉症患兒,並通過青秀區政協長湖社區聯絡站打聽更多就業渠道。很快,一家做外賣餐飲生意的企業欣然答應,表示可以提供打包餐盒等從事簡單后勤工作的就業機會。

最近,作為青秀區政協委員,我准備提交一份更加詳盡的提案,希望動員更多社會力量來關注關心殘疾兒童的成長以及他們今后的就業發展問題。

在洛杉磯生活期間,我曾參觀過一家盲人學校。那裡的盲人通過系統訓練和使用特殊工具,可以切菜、做飯,照顧自己的日常起居。更重要的是,他們非常樂觀,並未因為失明而對生活失去希望,反而積極嘗試寫作、翻譯、創作音樂等,找尋人生的樂趣與意義。這種內心的強大及其背后成功有效的心理治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在我們成長基地,我也嘗試採用之前在國外學習的心理治療方法,在早教班中招收一些自閉症患兒。我提醒老師們不要對這些孩子區別對待,也不要刻意放大他們在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而是引導他們與其他孩子一起正常地學習、玩耍。讓我欣慰的是,一段時間后,一些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在表達、溝通方面有了明顯改善。他們的家長和我聊起這些變化,都流下激動的淚水。我很高興能夠幫助到他們。

回國這些年,我在家鄉教育、公益等領域的努力收獲了來自許多家長和當地社會的信任與認可,這讓我干勁更足了。我會繼續堅定地走下去,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報記者 嚴 瑜採訪整理)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5月05日第06版)

(責編:陳麗冰、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