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質並舉”以達行穩致遠
——廣西地礦局以“小步跨大步”強基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日,據廣西地礦局2023年工作會議獲悉,2022年預計實現總收入47.58億元,同比增長1.1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1.9%,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這是該局統籌疫情防控和地勘經濟發展,實施“量質並舉”策略的成果,即千方百計穩增長以保持量的合理增長,想方設法強根本以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在穩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才建設、地質科技、改革轉型,進而強基賦能高質量發展。
廣西地礦局承擔的土地整治項目
再苦再累也要保証量的合理增長
2022年,該局屬各單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發展。
牢牢依托地勘主業,穩住發展基本大盤。2022年全局共提交經儲量評審的金屬礦產地3處,提交資源量:鋁土礦65.08萬噸、碳酸錳礦1599.79萬噸、銀161.63噸等。為保障廣西千億元產業鋁產業提供接替資源支撐,實施百色、崇左地區沉積型和堆積型鋁土礦勘查項目8項,初步預估新增沉積型鋁土礦6493.85萬噸、堆積型鋁土礦185.85萬噸。為保障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對鋰礦的巨量需求,開展樂業縣邏沙礦區黏土型鋰礦普查項目,初步估算黏土型鋰氧化物推斷資源量4.31萬噸,潛在資源6.69萬噸。
在穩住基本盤的同時,積極開拓大地質服務領域,積極服務地質災害防治、自然資源管理、鄉村振興等領域,緊抓大項目、抓好大項目,發揮大項目的壓艙石作用,逆勢奮爭上游。
2022年全局承擔地質災害項目275項,總金額2.2億元﹔承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8項,總經費7.38億元﹔承擔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生態修復工程施工等項目37個,總經費1.84億元……
廣西地質工作者在野外開展工作
“項目不僅要拿得下,還要干得好,在保証質的前提下,再苦再累也要按時完成任務。”這是項目一線的心聲,也是全局的共識。
2022年9月上旬,國家三普辦向局屬單位廣西國土測繪院反饋廣西部分縣二普土壤圖矢量數據存在問題清單,要求盡快完成問題圖斑的修改完善並上報。
為按時完成國家任務,該院項目組全體成員主動放棄國慶假期,加班加點,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順利完成全區39.65萬個土壤圖圖斑校核,經拓扑檢查后完成信息核對的圖斑數達39.91萬個……最終經專家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在廣西的世紀工程平陸運河項目現場,廣西第三地質隊、廣西地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二七二地質隊、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發揮各自優勢,翻山涉水開展綜合地質調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礦產資源評估、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等工作。
各個地質勘探項目人員吃住在項目一線,實行點對點的通勤管理,在保証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平穩有序的前提下,發揚“三光榮”“四特別”精神,按時保質完成項目工作,為量的合理增長添磚加瓦。
廣西地質工作者在野外開展鋁土礦找礦勘查
再難再艱也要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2022年,廣西地礦局在保証量的合理增長的前提下,放慢腳步,沉下心來,在人才建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上錘煉內功,以積小步跨大步的方式推進高質量發展。
該局不斷推進人才隊伍專業化建設,命名3個局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印發人才小高地管理暫行辦法、人才小高地實施細則,形成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助推高層次人才培養,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佔比81.6%。
豐沛的人才資源帶來了地質科技創新的豐厚成果,2022年實施科研項目35項,地質找礦理論、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等研究取得新成果,獲得各類科技獎64項、協會獎44項,專利24項,主要參與的《錳礦和鋁土礦形成過程及找礦模型》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局屬單位廣西二七二地質隊隊長黃祥雄介紹,單位把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作為夯實強隊之基,通過強化資源理念、優化內部管理、搭建創業舞台等舉措,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2022年該隊獲新型專利9項,技術成果獎30項。
打造人才隊伍、實現科技創新突破從來不是一條坦途,其間充滿了艱辛的奮斗,而推動改革轉型則是一場比“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的刀刃向內之舉。
“不在平穩發展的態勢下推動改革轉型,等到地勘經濟發展的有利時機來臨,在百舸爭流的大環境中,我們又靠什麼來闖市場提增速?!”局領導班子深知,改革轉型的過程難,但不改革轉型的后果更難承受。
為解決事企不分、體制不順的問題,搭建國有資本運作平台,參與商業性地質勘查和礦業開發,推動地礦經濟做大做強,該局以推進地礦集團注冊運營為抓手,積極配合做好經營性資產劃轉、機構調整等各項工作,推動地礦集團注冊運營各項工作平穩推進。
據悉,目前該局已經將《廣西地質礦產集團有限公司注冊運營方案》等材料上報,自治區方面多次召開地礦集團注冊運營協調會,該局也召開了地礦集團人員配置宣傳動員會,平穩有序地推進事企改革。
廣西地質工作者在民房旁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再接再厲量質並舉破解發展難題
廣西地礦局主要領導表示,推進高質量發展沒有坦途,2022年實現“量質並舉”的發展成果証明,這不僅是在地勘經濟低迷等外部環境復雜情況下的一種發展策略,也蘊含了“沒有量的積累,就無法實現質的突破﹔沒有質的突破,就沒有量的可持續”的辯証關系。2023年廣西地礦局將再接再厲堅持量質並舉策略,積小勝為大勝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
再接再厲做優做強地質勘查主業,為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撐。開展1:5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大基礎工程建設等提供翔實可靠基礎資料﹔重點開展鋁土礦、錳礦等緊缺金屬礦產勘查,加強錫、銻、金、鉛鋅等廣西優勢礦產勘查,開展合浦盆地、南康盆地石英砂勘查以及地熱、礦泉水等資源勘查,力爭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重大成果﹔持續推進海洋地質調查工作服務向海經濟……
再接再厲開拓大地質服務領域,進一步融入自然資源管理大格局和鄉村振興工作。參與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濕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服務綠色礦山建設,承攬礦山地質環境修復、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土地復墾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生態修復項目﹔開展水源地勘察、地熱資源和礦泉水資源調查、地質遺跡和地質景觀調查,推動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成果轉化應用,助推富硒特色農業發展……
再接再厲加強地質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加強成礦規律與預測研究、找礦理論創新、深部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著力解決成礦作用關鍵地質問題﹔加強地質資料二次開發,推進物化探技術方法在深部找礦勘查中的應用,注重建立找礦預測模型,助推找礦成效﹔強化地質調查成果轉化和應用,提升地質勘查經濟社會效益﹔推進廣西關鍵礦產資源深部勘查人才小高地、局人才小高地和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建設,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提高人才引育的精准度和集約度。
撥雲見天日,花開終有時。隨著市場逐漸回暖,該局上下堅持“量質並舉”雙輪驅動,向高質量發展的高地進發。(蘇世峰)
來源:廣西地礦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