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廣西崇左江州:“民事診所”解民憂(走特色發展之路)

龐革平 陸華勇
2022年10月13日08: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10月13日第10版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10月13日第10版截圖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江州區,群眾遇到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都可以到“診所”看“病”。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江州區創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模式,創建並推廣“民事診所”,“對症下藥”,專門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難題,“快診快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

  江州區石景林街道友誼社區佛子新園是一個安置小區,小區內集體建有1棟760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和1個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的綜合農貿市場。但這些設施沒有投入運營,居民也就沒有收益,於是他們將問題反映到“民事診所”。

  社區書記李遠鬆第一時間派出黨員、網格員等網格先鋒到現場“會診”,找准“病灶”,各方認領責任:在街道和“雙報到”單位——崇左市政協辦的幫助下,社區干部主動“走出去”招商。

  李遠鬆帶領社區干部,多次到南寧、深圳等地尋找客商。最終,成功引進一家有實力的商家接手投資經營。現在,集體每年有40萬元的收益,哪戶家裡有困難,小區都會劃撥經費補助。“這樣的‘民事診所’,真正是為民解憂。”居民周杰高興地說。

  “為了幫助群眾解難題,我們創建‘民事診所’,‘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江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左濤說,目前,江州區已在鄉鎮、街道創建“民事診所”67個,配備“醫生”580名。

  “民事診所”廣泛吸收黨員志願者、網格員、單元長等群體參與,整合轄區資源,通過聽民意、詢症結、看實地、解難題的“聞問望切”工作法推進社區服務。

  “‘民事診所’最關鍵就是要方便群眾解決問題。”江州區委副書記黃運輝說,江州區構建起街道、社區、網格、小區、樓棟五級聯動組織體系。

  “民事診所”還將“坐診”變為主動“出診”。江州區羅白鄉岜萌村網格“醫生”岑志強在走訪中發現,村頭新修灌溉農田水渠未安裝防護欄,存在安全隱患。他當即聯系相關單位,僅用2天時間便建起60多米的防護欄。“護欄建起來,給群眾增加了安全感。”村民黃書民說。

  今年以來,江州區“民事診所”已對基層1528個“疑難雜症”開出了處置良方,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遇到的難題。

  “初心深處是民心,為民服務不止步。”江州區委書記、中泰產業園(市城市工業區)黨工委書記梁金昌說,下一步,江州區將繼續深化“民事診所”的體制機制,使之成為“問題不上交、事在格中辦、服務不缺位”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10月13日第10版)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