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警方多措並舉 向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亮劍”

![]() |
警方查獲的重點保護植物。桂林市公安局供圖 |
起源於侏羅紀時代的陸生蕨金毛狗蕨是原始森林中“輩分最高”的“活化石”,在桂林市多處山嶺都有分布,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桂林市公安局成功破獲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系列案件11起,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繳獲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毛狗蕨1.93噸。
今年5月以來,在沒有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莫某從汽車修理店、五金加工廠、機械模具廠等產廢企業收集廢機油,在窩點進行非法處置后再銷售,非法處置過程中廢機油泄漏污染土壤、水域,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被桂林公安查處。這是桂林公安首次辦理的在桂林本地收售廢機油並非法處置造成環境污染的案件。目前該案繳獲廢機油50余噸,涉及非法處置廢機油600余噸,涉案金額300余萬元。
上述案件的處理,是桂林公安機關對生態環境違法犯罪“零容忍”“動真格”決心和信心的彰顯,也是全市公安機關切實“保護漓江、保護桂林山水”的生動實踐。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主導下,桂林市公安局將生態保護列為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之一,由生態環境保護分局牽頭,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統籌協調推進生態保護各項工作。
在打擊濫捕濫獵、非法野蠻採摘、非法挖砂採石開礦等不法行為上,桂林市公安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做到主動出擊:巡護日常化,掌握轄區生態趨勢和社會治安動態,加大對自然保護區、候鳥遷飛棲息地、野生動植物資源集中地區、漓江流域風景名勝區和礦產砂石資源富集河流山川的巡護力度,織密生態保護網﹔加強對管護重點區域、花鳥市場、集貿市場、賓館飯店、農家樂、旅游景點、礦砂石採集場等場所的清查。
“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桂林市共偵破涉林類刑事案件336起,同比上升614%﹔起訴267人,同比上升317%﹔偵破涉環境類刑事案件63起,同比上升152%﹔逮捕(直訴)256人,同比上升260%。
四級聯動 筑牢生態環境屏障
自公安部發起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后,桂林公安立即反應,要求各警種針對各自領域突出違法犯罪問題進行精准研判,制定專項打擊方案。
桂林公安生態警種以新機構組建為契機,迅速組織發起“生態守護2022”“昆侖2022”等3個專項打擊行動,鉚足定力、攻堅克難,對破壞野生動植物、非法採礦、污染環境三項重點發起雷霆行動和集群戰役。同時,結合桂林實際,桂林市公安局還完善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環境保護集成聯動機制。在“百日行動”期間,根據桂林公安生態部門的部署,全市所有市縣區生態環境保護大隊、中隊根據警種特點,制作全市公安生態類每日挂圖作戰任務表,並進行每日挂圖更新,把任務分解至每一天、每一個人,全市公安機關所有部門主動認領任務,實現全警參與工作局面,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體系。
凝聚合力 多部門聯動扛起生態保護重任
作為漓江綜合治理保護的主力軍,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分局創新開展保護漓江黨建聯盟工作,與漓江沿江44個村基層黨組織聯建、聯抓、聯動,建立常態化生態環境保護結對共建機制,充分發揮最大效能。
“百日行動”以來,市公安局漓江分局以客運碼頭為“點”、漓江流域為“線”、漓江風景名勝區為“面”,圍繞“一點一線一面”抓牢基層組織建設,以“黨建聯盟”推進漓江治理保護與發展﹔依托“司法協作”“執法聯盟”“警務聯動”“黨建聯盟”組成網格化漓江保護新模式,融合“一村一輔警”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水陸空立體化巡防體系合力優勢,將漓江流域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觸角延伸至“最后一公裡”。(陳國海,陳靜)
![]() |
民警放飛救助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桂林市公安局供圖 |
![]() |
民警在漓江江面巡邏。陳靜攝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