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抓基礎設施建設 開民族團結之花

“以前開摩托車經過這裡我都心驚膽跳,曾經跌下去過,導致車毀人傷,特別讓人頭痛的是生產生活資料用車輛都無法通過,隻好用人擔或背過,很辛苦,這一道路難問題已經困擾了我們幾十年。如今,已建好檔土牆,道路寬暢通車了,生產生活通用車輛能運過來了,大大方便出行。”岑溪市水汶鎮大衛村志振組現年67歲的楊柱桂高興地說。
大衛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旭文對此路更有說法,“這一條長約20米的小路,過去用木條架墊起且隻有50公分寬的陡坡泥路,群眾出入行走險象環生。今年11月上旬得到上級民族資金項目撥款10萬元,進行建設這條高達4米多,長近20米,路面寬達3米的道路擋土牆,讓志振組和方田組18戶近100人受益,群眾行路難等問題得到極大改善,兩個組群眾喜出望外,非常感謝上級為我們村辦了一件實事、好事。”
這是岑溪市利用民族資金項目建設民生事業讓各族群眾都受益所帶來的新景象。
近年來,岑溪市爭取到少數民族發展資金763萬元,專門用於大力實施道路、水渠、村庄擋土牆、飲水等項目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全市12個鎮48個村,為各族群眾解決一件件急難愁盼問題創造條件和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將此項工作抓細抓實抓出成效,該市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尊重意願,不加重負擔”原則,結合各鎮實際,組織開展項目申報,項目批准后,按照建設內容,制訂實施方案,做到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同時,在資金管理方面,嚴格按項目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要求,設立項目資金專賬,專款專用,加強資金審計監督,管好用好項目資金。
幾年來,通過不懈努力,先后通過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完成道路項目建設44條,項目建設總裡程為94.95公裡﹔完成村庄擋土牆及水渠亮化項目31個和飲水項目1個,讓群眾的生活生產條件和邊境村屯道路得到全面改善,受益群眾達11.7萬人,其中惠及全市少數民族5000多人。
此外,岑溪市通過整合資金,抓好民族文化載體建設,進行民族文化建設項目9個,讓全市155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均已實現農家書屋、兒童家園、文化活動室、文化活動廣場等基礎文化設施﹔290個村(社區)均已建設有民族文化宣傳陣地。全市累計開展“百年百隊千場萬人牛娘頌黨恩”主題活動500多場次,參與群眾達12.5萬多人次,讓全市各族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覃波、胡盛浪、李瑞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