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港北區委書記黃英梅:發展稻蝦種養產業 加快推進共同富裕

2021年12月16日16:3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貴港12月16日電 (王勇、黃子婧)12月16日下午,“小產品大產業 好龍蝦貴港產——鄉村對話:稻花香裡話振興”活動在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舉行。活動上,港北區委書記黃英梅表示,近年來,港北區依托轄區內獨特的生態資源和產業優勢,堅持“政府引導、規劃先行、綠色發展、三產融合”的思路,千方百計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加快以產業規模化助力鄉村振興步伐。

港北區委書記黃英梅在活動中發言。人民網 吳明江攝

黃英梅介紹,港北區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勢頭強勁。截至目前,全區共流轉土地2.7萬余畝,建成“稻蝦輪作”基地6家,完成蝦田改造面積6187畝,投放種蝦26.85萬斤,預計年產值達4000多萬元。在這過程中,港北的各級領導干部做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真抓實干,高效推進稻蝦產業發展。

黃英梅認為推行稻蝦種養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稻蝦種養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和保障,而推廣稻蝦種養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傳統的水稻種植,從移栽之前就開始使用除草劑,移栽之后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使用除草劑、殺菌劑、殺虫劑等農藥,還會大量地施用化肥。推行“稻蝦輪作”模式,小龍蝦為稻苗除草、鬆土、增肥,稻苗為蝦供餌、遮陰、避害,稻蝦“輪作”優勢互補,不用化肥,不打農藥,小龍蝦更干淨、肉質更鮮美,大米品質更好。根據有關協會統計,稻蝦種養模式可以減少農藥用量超過50%,減少化肥用量超過30%,起到了明顯的降本增效的效果。同時,有效降低了農業生產的面源污染,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形成了良性的生態系統﹔又產生了較好的生態效益,一舉多得。

二是稻蝦種養是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內容。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找突破點。近年來,港北區大力發展包括小龍蝦在內的“8+N”特色產業,有效助推了農業發展壯大,但距離農業現代化還有較大差距,農業“大而不強”、農產品“多而不優”、生產效益“有而不高”的問題還依然存在。港北區選好主攻方向,找准突破口,計劃通過大力推進稻蝦綜合種養,形成小龍蝦的養殖、收購、深加工、出口等全產業鏈條,構建特色優勢產業體系,進而推動其他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同時,通過引導有條件的經營主體探索開發休閑農業、稻蝦文化和鄉村旅游業等,拓展稻蝦產業功能,促進以小龍蝦為主題的餐飲節慶、休閑垂釣、旅游觀光、加工包裝、電商物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延長龍蝦產業鏈,提高龍蝦附加值,實現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三是稻蝦種養是實現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就是要讓農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濟寬裕,衣食無憂,生活便利,共同富裕。通過推行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可實現畝產稻谷500公斤,雖然產量比傳統種植模式略有降低,但是稻蝦米價格較高,大約在6—10元/公斤不等,畝均收入3000—5000元左右﹔小龍蝦畝均產量200公斤,均價40元/公斤,畝均收入8000元左右。稻蝦兩者收入加起來經濟效益明顯,達到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糧蝦共贏效果,以及每年可為當地村民提供靈活就業崗位400多個,增加各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萬元,有利於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村富裕,加快推進共同富裕。

(責編:沈泉池、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