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古港揚風帆 潮美北海譜新篇

北海銀灘
潿洲島
北海老街。譚瑞軍攝
月餅小鎮
高德古鎮
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
“舉辦一個會,搞活一座城。”10月24日-26日,2021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在北海舉辦,讓這座濱海旅游名城備受矚目。
北海,是北部灣畔的一顆明珠,正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北海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擁有優質的旅游資源:“天下第一灘”銀灘和“中國最美海島”潿洲島。北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國寶貢品”合浦南珠,“嶺南最長騎樓”北海老街。北海歷史悠久,北海的古港被稱為記載古絲路歷史的“活化石”。
從2000多年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到1876年被開辟為通商口岸,再到1984年成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開放的基因融入北海的血脈。“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引領北海發展趕超跨越,形成了現代、時尚、活力、文化多元並存的鮮明城市品格。
“千年古港涌新潮,珍珠故鄉綻光芒”。近年來,北海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發展特色濱海旅游產業作為打造“向海經濟”的重要抓手,朝著建設“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的目標奮勇前行,走出了一條品牌引領、項目支撐、政策推動、全域發展的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之路。“十三五”期間,北海共接待游客1.89億人次,年均增長16%﹔實現旅游消費2375.67億元,年均增長21%。
1、城旅結合 打造“最美濱海城市”
北海以舉辦2021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堅持城旅融合,以文化旅游發展賦能城市更新建設,以先進的理念、超前的眼光、一流的標准,把北海建設成為一座獨具個性、美麗舒適、生態宜居、充滿魅力的灣區城市。如今的北海,讓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
濱海城市建設與旅游景觀營造結合。實施銀灘改造提升工程,大手筆開展銀灘中區岸線綜合生態整治修復,改造提升“潮”雕,重建潮雕廣場,建設銀灘潮街,新修建銀灘、海灘、羅馬廣場3個景區大門,一個氣勢恢宏、脫胎換骨的新銀灘呈現在游客面前﹔建設“黃金北岸”景觀帶,將城市建筑與海岸景觀融合,打造成觀賞晚霞、落日的打卡景點,以及商業、休閑的全新活力地帶﹔打造北海建筑天際線,形成“濱海低、中間高、中心突出”的城市整體高度格局,讓城市天際線錯落有序、富有韻律﹔按照“一樹一花一文化”的模式,建設一批彰顯亞熱帶植被生態和北海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觀大道﹔深挖資源特色和文化底蘊,建設覆蓋全市的雕塑小品,打造雕塑之城。如今,北海形成歷史文化、海洋生態、城市建筑、濱海風光高度融合的城市風貌,獲評“最美濱海城市”“最美中國旅游目的地城市”。
宜居城市建設與生態康養旅游結合。持續推進海島及海域岸線修復,組織實施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恢復工程、馮家江生態整治改造工程,實現“天藍、水清、岸綠、灘淨、島靚、灣美”。沿著城區半島海岸線,北海打造從廉州灣新城—冠頭嶺—銀灘—白龍灣,全長68公裡的慢行系統和景觀空間,直達充滿濱海特色的“海岸目的地”。圍繞濱海旅居、生態度假、休閑養生、運動保健、健康醫療、健康養老、健康食品等大健康模塊打造國際化濱海康養基地,大力推進黨江大健康新區等高質量的康養項目和康養產品,形成以海灘、海島、濕地等為特色的“康養天堂”品牌,北海斬獲“中國避寒宜居地”等多項殊榮。
文明城市與文明旅游相結合。開展文明旅游企業評選活動,樹立旅游行業標杆﹔制定旅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推進民宿管理立法工作,出台摩托艇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旅游營運市場﹔強化監管,對海鮮餐飲宰客“零容忍”,重拳打擊非法海上游、黑車、黑社、黑導等行為。北海制作“文明旅游之歌”並登上國家文旅部官網和官微,全市各大景區持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多措並舉助力文明城市建設。2020年,北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成績排名從第一年的全國96名躍升到49名。
交通建設與旅游相結合。打造具有公路、鐵路、海運、航空的立體旅游交通樞紐。該市提升港口設施,建設郵輪母港,現已建成5萬噸級郵輪泊位和2萬噸級郵輪泊位各一個,客運中心工程主體建設已完工,正在積極開通面向東盟、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島的海上郵輪。北海國際康樂旅游港的客運航站樓建成已投入使用,採用人臉智慧識別系統出入潿洲島,引進國內頂級海上客輪,游客搭乘輪船往返潿洲島更為便利、舒適。提升旅游交通,建成直通海絲首港的進港公路,直通銀基的西村港大橋將於年底建成,完成向海大道建設,動工修建廉州灣大道和濱海棧道,北海旅游積點成線、連片貫通。加強航空培育,開通航線33條,通達城市34個,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成都等重點商務和客源城市。北海動車站單日開行動車車次最高48對,旅客年到發量超1000萬人。
2、高位推動 千億文旅產業集群發展
被稱“廣西頭號文旅工程”——北海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一期水世界於7月24日試運營,冰雪王國等項目也將在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期間亮相﹔致力於打造全國首個全景交互式沉浸演藝的海絲首港開園在即﹔高德古鎮將多元文化與地域風情完美結合,已建成海岸天街和高德老街並有商家陸續進駐。
當前,北海引進和開工建設的重大文旅項目總投資近千億元。北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全程參與項目招商、談判、協調及落地建設,多項強力舉措凝聚全市力量,形成重大文旅項目建設磅礡之勢。除了銀基、郵輪母港、海絲首港,本屆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觀摩點還包括北海國際康樂旅游港、北海銀灘、月餅小鎮、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高星級酒店群,它們將填補北海大型游樂體驗類項目的不足,構建北海文旅發展新格局。“十三五”期間,全市重大文旅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億元,年均增長10%。
北海出台一批優惠政策,鼓勵發展高端服務業,鼓勵高星級酒店投資建設等,給予重大文旅項目在財政、融資、人力資源等方面支持。2年多時間共引進總部經濟、現代金融、軟件信息、文化創意等8個領域的高端服務業企業463家,其中包括京東、新奧南方總部、天下秀、忽米網等30多家頭部企業﹔喜來登、希爾頓、萬豪、洲際、悅榕庄等國際知名五星級酒店進駐北海,全市五星級酒店項目26個,總投資120億元。
同時,北海持續完善公共文體、旅游服務等基礎設施,優化城市公共空間,建成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城市。
——建設高品質旅游基礎設施。建成高鐵旅游集散中心,四川路旅游集散中心已封頂,上海路、濱江路旅游集散中心正在加緊建設﹔持續完善旅游標識系統、自駕車服務系統、自行車綠道、濱海環湖風景道等公共服務設施。全市建成4A級景區17家﹔潿洲島南灣鱷魚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實現北部灣濱海旅游度假區零的突破﹔合浦縣、潿洲島旅游區獲評“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區)”,海城區、銀海區獲評“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北海成為全區首個“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
——完善公共文體設施。北海體育館開館,北海博物館揭牌,市圖書館新館預計年內投入使用,建成工人文化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干部活動中心等場館,建成全國首個跨行政區域圖書館聯盟共同體——北部灣圖書館聯盟,全國首家海島智慧書房——潿洲島智慧書房,補齊公共文化設施短板。
——建設主客共享的城市文化空間。北海推動老城區改造提升,形成了北海老城歷史文化旅游街區、僑港風情街、新繹·銀灘老碼頭商業街、外沙島濱海風情街、流下村文化藝術街等一批旅游街區,正在謀劃建設“古城古港”、博物館城市、白龍古城、陶瓷小鎮等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形成一批留住城市記憶的公共文化空間。
3、文化鑄魂 擦亮“絲路古港”金字招牌
北海歷史悠久,北海的古港被稱為記載古絲路歷史的“活化石”﹔北海足夠現代,開放的文化讓其呈現“古、美、新、潮”的新面貌。近年來,北海深挖歷史文化內涵,文旅融合成效明顯,“絲路古港 潮美北海”的城市旅游品牌享譽海內外。
文化保護先行,筑牢品牌根與魂。北海頒布實施合浦漢墓群保護條例、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先后印發關於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博物館城市建設等一系列文化強市建設的政策措施,完成了北海歷史文化名城、北海近代建筑、合浦漢墓群等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項保護規劃及配套規劃編制工作,北海文物保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合浦漢墓群、大浪古城遺址和草鞋村遺址3處進入“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預備名單遺產點,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全市目前擁有24處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
擴大文化交流,講好北海故事。“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北海以絲路文化為紐帶,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地開展旅游宣傳和文化交流。“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在俄羅斯、日本、英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舉辦,選送文物精品赴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展出,絲路文化展、南珠展、合浦漢代文化展等多個專題展在東盟國家輪流展演﹔歷史舞台劇《碧海絲路》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出訪瑞士等10多個國家﹔大型音樂劇《珠還合浦》被列為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2019—2021)第二批入選項目﹔“合浦公館木魚”入選全國非遺曲藝周演出節目﹔舞蹈《我的名字叫建國》、水彩畫《海絲路之古城合浦》、油畫《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新格局》、歌曲《志願者的旗幟飄起來》、散文《白龍灣不倦的歌謠》等各類文藝作品在全國和自治區斬獲多個獎項,北海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
創新宣傳營銷,廣泛傳播旅游品牌。北海線上攜手央視、騰訊、抖音、攜程等平台,推出系列旅游線路和消費優惠套餐活動。線下瞄准客源市場,與粵港澳大灣區、西南地區重點旅行社,四川航空,廣西高鐵等開展引流合作,赴客源城市、周邊城市開展“潮玩北海”主題推介,推出針對性游玩線路、門票優惠、組團優惠等,帶動游客通過切位、包機、專列等形式流向北海。此外,舉辦“全國百媒社長總編走進北海”“百位名作家北海採風”“百名旅游達人北海行”等多場活動,集中展示北海文旅新項目,廣泛宣傳北海旅游新面貌。10月底該市還將舉辦“游覽絲路古港 弘揚絲路精神”中國北海主題考察活動,10多名駐華大使將齊聚北海體驗“絲路古港”的魅力。
4、多元融合 文旅新業態生機勃勃
今年國慶節假期,當夜幕降臨,銀灘潮雕廣場、廉州灣海景廣場、北岸金灘等地燈光璀璨、景色怡人,僑港美食街、北海老街等文化旅游休閑街區人頭攢動、川流不息,特色餐飲、音樂酒吧、文藝小店、網紅店鋪等備受廣大游客歡迎,夜間文旅經濟繁榮活躍。
不僅是“旅游+夜經濟”,北海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鄉村振興、會展、美食、康養以及影視動漫、劇本殺等“網紅”元素相互融合,文旅新業態的產品體系要素全、品質優,煥發勃勃生機。
深化文旅融合。北海放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建設海絲首港、高德古鎮、月餅小鎮等一批文化支撐類項目,打造古港潮歌等一批旅游演藝精品,建成《印象·1876》等一批歷史文化景區,涌現《還珠傳奇》《海上絲綢之路》等一批原創影視動漫並入選全國文化產業項目服務工程,成功舉辦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北海潮”首屆國際動態雕塑展、北海南珠節暨國際珍珠展、僑港開海節等系列文化節慶活動,北海歷史文化煥發新活力。
推動體旅融合。北海重點建設體驗平台,打造紫霞灣新營體育旅游基地、南灣海上運動訓練基地、潿洲島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正在建設國家南方水上運動基地﹔廣泛引進重大賽事,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沙灘足球(男子組)預(決)賽、亞洲風箏板系列錦標賽、“環廣西”自行車賽北海賽段、“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自然高爾夫海上絲綢之路探索賽(北海站)等系列重大活動接連在北海上演﹔持續打造體育旅游新亮點,北海成為“廣西體育旅游示范市”,獲得“2020年度優秀帆船城市獎”。潛水探險、游艇海釣、帆船、沖浪、直升飛機等體育旅游產品深受游客喜愛,每年帶動超65萬人前來北海。
發展鄉村旅游。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流下村,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1家,星級鄉村旅游區11家,星級農家樂34家,以鄉村旅游產業繁榮興盛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北海市鄉村旅游形成了以赤西、流下、大田、曲樟為代表的鄉村旅游集聚區,攝影打卡、探訪美食、特色住宿、民俗節慶、生態趕海、自然採摘等鄉村旅游產品體系持續完善。
隨著新興業態的持續火爆,帶旺了北海的人氣,激發了城市的消費潛力。當前,北海正積極建設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該市將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商業綜合體、商務中心、批發市場,推動北京路商圈、北部灣廣場商圈、廣東南路商圈升級發展﹔開展精准營銷,吸引周邊兩小時交通圈城鎮居民來北海休閑購物﹔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及“一帶一路”參與國家,開展旅游聯盟、免稅購物、文化交流等多方位合作﹔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跨境電商。
5、揚帆遠航 加快建成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
今日之北海,已經拉開了發展大格局,開辟了發展新天地,進入了發展快車道。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北海躊躇滿志,正加速邁向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
擦亮“絲路古港”品牌。切實發揮“絲路古港”的活化石作用,不斷挖掘“絲路古港”的新時代內涵,開展絲綢之路“古港古城”文化與旅游對話,演繹古港文化,弘揚絲路精神,促進民心相通,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的北海故事。加強國際旅游合作,重點拓展俄羅斯、烏克蘭及中亞等高緯度國家旅游客源市場。培育發展假日經濟和會展經濟,舉辦各類學術研討、會議論壇等活動。
推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北海大力發展“旅游+”新業態、新產業,促進旅游與文化、康養、農業、體育等融合發展,打造特色現代文旅產業體系。發展“旅游+文化”,開發舞台劇、影視作品、旅游演藝、文化體驗項目,打造文旅演藝之城。舉辦北海南珠節、國際開海節和國際美食評選系列活動。發展“旅游+康養”,推動旅游向健康醫療、養生養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大健康產業升級,規劃建設北海大健康生態新區,培育大健康產業鏈。發展“旅游+農業”,開發鄉村生態游、觀光休閑游精品線路。發展“旅游+體育”,發展體育冬訓和水上運動產業,創建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區。
豐富特色旅游產品。北海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建設高品質的旅游景點,開發有特色有賣點的旅游產品。完成銀灘提升改造,推動銀灘、潿洲島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力爭到2025年5A級景區達到2家、4A級景區達到25家。全面建成銀基文旅、地角特色小鎮、白龍珍珠城等一批標志性文旅重大項目。推出北海十大特色旅游商品,建設大型土特產賣場,打造“北海有禮”旅游商品品牌。力爭到2025年累計接待過夜游客達1.4億人次、人均旅游消費突破2000元。
組建旅游城市聯盟。跨區域選擇5個旅游資源互補、影響力相當的城市,由北海發起並牽頭組建“T5”旅游城市聯盟。加強與海南的旅游合作,開通北海至三亞郵輪游艇航線,建設郵輪旅游購物中心,打造國際郵輪旅游目的地。開展“北海旅游直通車”周邊城市促銷行動,吸引更多游客打卡北海。
戰鼓聲聲催奮進 旌旗獵獵踏征程
2021年9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北海市發展郵輪產業的意見,支持建設國際化郵輪港口、打造高品質郵輪產業體系、培育郵輪旅游精品線路等。10月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北海市建設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的意見,支持北海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完善文旅基礎設施、提升濱海旅游度假服務水平、弘揚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等。展望未來,北海正全力打造成為天下游客的“詩和遠方”,為廣西文化旅游強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版文圖除署名外由北海市旅游文體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